时间: 2025-04-26 19: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1:14
贩骨来来几万生。煎熬窟里谩峥嵘。
百年不觉消疣赘,千载无能息劓黥。
翻欲浪,起心兵。迷绳自缚聚愁城。
几将浊水浇胸臆,倒语颠言贺太平。
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提到“贩骨”,暗示生命的悲惨与众多生灵的苦难;“煎熬窟里”则描绘出一种痛苦的生存状态,令人感到压抑。“百年不觉消疣赘”,即使时间流逝,依然无法摆脱生活的苦累与负担;“千载无能息劓黥”,则表达了对人们身心创伤的无奈与无法痊愈的感慨。“翻欲浪,起心兵”,意味着内心的纷争与不安;“迷绳自缚聚愁城”,形象地表达了被忧愁所困的状态。最后两句则通过“浊水”和“倒语”来描绘混乱的社会现象,似乎在讽刺那些虚假的和平。
诗中提到的“劓黥”是古代对罪犯施加的身体惩罚,体现了对人身自由的剥夺和对痛苦的深刻理解。它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人心的苦闷,是对历史上罪与罚的深思。
姬翼,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见长。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情感真挚,风格沉郁。
“鹧鸪天”这一诗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不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的苦闷与社会的混乱,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词牌“鹧鸪天”,字句流畅,情感真挚。诗中隐含的沉重主题与生动的意象相结合,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开篇通过“贩骨”引入,立即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展示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感。接着,诗人通过“煎熬窟里”的形象,描绘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生活状态,暗示出人们在生存中经历的各种苦难。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个体命运的思考,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人在自我反省中,逐渐呈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尤其是在“几将浊水浇胸臆”这一句中,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使读者深刻体会到诗人的痛苦与挣扎。结尾处的“倒语颠言贺太平”,则有着讽刺意味,暗示了表面的安宁和内心的动荡,直指社会的虚假和平。
全诗以个人的苦难为线索,深入探讨了人类生存的痛苦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揭示了表面和平与内心动荡之间的矛盾,传达出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个体的苦痛,也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贩骨意指什么?
“煎熬窟里”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几将浊水浇胸臆”中的“浊水”象征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生命与社会的不同反应与表达,体现出各自的艺术风格与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