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5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7:28
头白经筵思漫覃,
骎骎末路我何堪。
八年还作玉堂集,
一笑真怀银杏谈。
敢说麕书讥聂北,
聊因麟趾咏周南。
梅开更得珠园去,
红粟寒梢试一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年老时对往昔的思考,感慨时光流逝与人生际遇。回首八年,自己仍在写作,内心对银杏的情感深厚。诗中提到麕书与聂北,暗指对友人与文学的思考,最后希望在梅花盛开之际,能够再次探访珠园。
胡铨,南宋诗人,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融入个人情感,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胡铨的诗风受到了前辈诗人的影响,同时又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成作于胡铨晚年,年岁渐长,回忆往昔,一方面对文学的坚持和热爱,另一方面对人生转瞬即逝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银杏、麕书等意象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深邃与复杂。开头以“头白”作引,昭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接着通过对“八年”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在文学道路上的坚持与努力。银杏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象征着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与追忆。诗中提到的“麕书”和“麟趾”,不仅是对文学传承的思考,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成就的思索。末尾的“梅开”和“红粟”则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情感交织,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梅开更得珠园去”,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友谊的怀念、对文学的执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思考。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胡铨的诗歌更为内敛,侧重于对友谊的怀念与人生的思考,而李白则更为奔放,强调享乐与豪情。两个诗人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各有千秋,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