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4:23
啼烟禽鸟役羁魂,又泊寒崖近水村。
暗谷霭深迷树迹,败塘水涸见莲根。
自收堕叶投官店,谁缚枯藤锁庙门。
浊酒不浇寒极恨,几程陡入醉乾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感受。诗中提到,烟雾缭绕的水面上,鸟儿在啼叫,似乎牵动了诗人的心灵;他停泊在寒冷的山崖旁,近水的村庄。幽暗的山谷中云雾弥漫,树木的踪迹迷失;干涸的塘水暴露出莲花的根部。诗人收拾落下的叶子,投放到官府的店铺里,感叹无人来束缚枯藤锁住庙门。浑浊的酒水无法浇灭内心的寒冷与仇恨,几次的旅程都在醉意中迷失了方向。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字德甫,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展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莲花塘》写于诗人游历过程中,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人生苦闷的思考。
《莲花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及其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啼烟禽鸟役羁魂”,传达出一种被自然景色所牵引的感觉,暗示诗人内心的迷惘与不安。而后,寒崖、近水村的描写,结合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恬淡却又略显孤独的情绪。
“暗谷霭深迷树迹”,描绘了幽深的山谷,给人一种神秘而又迷惘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迷茫。接下来的“败塘水涸见莲根”,则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逝去的美好。莲根的出现,既是对生命根基的追溯,也是一种对过往的怀念。
最后一联通过“浊酒不浇寒极恨”,将诗人的愤懑与失落情感升华,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展现出深刻的哲思与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孤独感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浊酒不浇寒极恨”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