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5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2:47
春夜曲
作者:赵雍 〔元代〕
去年美人未还家,
绿窗青春桃始花。
桃花今年只依旧,
美人别后长咨嗟。
芳心欲传向谁愬,
卷却罗袖弹琵琶。
琵琶声哀思欲绝,
衣上啼痕几时灭。
共君别久胡不来,
菱花宝镜生尘埃。
君隔扬子江,
妾居黄金台。
台虽高,望无极,
人万里兮天咫尺。
春水绿波春草碧,
来鱼去雁无消息。
日既暮兮月色寒,
相思如梦彫朱颜。
青灯炯炯照不寐,
揽衣起坐空愁叹。
去年那位美人还未回家,
绿窗前春天桃花初开。
今年的桃花依旧如故,
自从她离开后我常叹息。
我的芳心想传达给谁,
只好卷起罗袖弹琵琶。
琵琶声悲哀,情思欲绝,
衣衫上的泪痕何时才能消散?
我们分别已久,为什么你还不来?
镜中的菱花已经积满尘埃。
你在扬子江这边,我在黄金台那边。
台虽高,望无尽,
人虽远,却似天涯咫尺。
春水绿波,春草碧绿,
来鱼去雁却无任何消息。
天色已晚,月光寒冷,
相思如梦,映照着我红润的脸庞。
青灯摇曳照着我无法入睡,
起身穿衣,空叹无尽的忧愁。
作者介绍:
赵雍,元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常在传统的诗歌形式中融入新颖的思想。
创作背景:
《春夜曲》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春夜的景致,抒发对爱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春夜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通过对桃花的描写引入春夜的主题,象征着美好的青春和爱情。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思念的情绪愈发浓烈,诗人对美人离去的惆怅和无奈逐渐显露。
诗中“芳心欲传向谁愬”一句,表达了对情感寄托的渴望,琵琶声的哀伤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接着,诗人通过“君隔扬子江,妾居黄金台”的对比,展现了两人之间的遥远距离,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最后,诗人在夜深人静时,面对青灯独坐,无法入睡,内心的空愁与思念交织,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峰。这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极具音乐感,展现了赵雍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离别的主题展开,突显了恋人之间的距离和心灵的链接。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诗词测试:
“去年美人未还家”中的“美人”指的是?
诗中“君隔扬子江,妾居黄金台”表达了什么?
哪种乐器在诗中被提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赵雍的《春夜曲》在情感的细腻度上更为突出,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坚韧。两者都展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背景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