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9:50
游慈云
作者: 陈著 〔宋代〕
老怀不与世情便,
才说闲行兴翼然。
微湿易干沙软路,
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
底用寻梅山自妍。
笑问松边人立石,
汝知今日是何年。
我这老头子与世俗的情感没有太多的联系,刚才说到悠闲的行走心情就变得轻快。路面微湿易干,沙软的道路上,大寒天气却意外温暖,雪后晴天。虽然还没到达寺庙,香气却已先行而至,何必去山中寻梅呢?我笑着问在松树边站着的人,你知道今天是哪一年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对生活有独特的见解,擅长描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著游览慈云山之际,表达了他对老年、生活和自然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崇尚和对世俗的淡漠。
《游慈云》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游历慈云山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一句“老怀不与世情便”,直接指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诗人以“闲行兴翼然”表现出游玩时的轻松愉悦,反映了内心的一种自由与轻松。
在自然描写上,诗人用“微湿易干沙软路”和“大寒却暖雪晴天”展现出一种奇妙的气候变化,似乎在传达一种人生哲学,即生活中总有意外的美好。尤其是“不曾到寺香先妙”,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捕捉,香气的提前到来象征着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汝知今日是何年”,不仅是对读者的提问,也是一种哲思的引导,促使人们反思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人生感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悟与对自然美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世情的态度是:
A. 亲密
B. 疏远
C. 依赖
D. 忽视
诗中提到的天气变化是:
A. 暖和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天
C. 炎热的夏天
D. 凉爽的秋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中“香”指的是什么?
A. 食物的香味
B. 花香
C. 佛香
D. 自然的香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陈著的《游慈云》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