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慈云

《游慈云》

时间: 2025-04-28 03:19:50

诗句

老怀不与世情便,才说閒行兴翼然。

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

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9:50

原文展示:

游慈云
作者: 陈著 〔宋代〕

老怀不与世情便,
才说闲行兴翼然。
微湿易干沙软路,
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
底用寻梅山自妍。
笑问松边人立石,
汝知今日是何年。


白话文翻译:

我这老头子与世俗的情感没有太多的联系,刚才说到悠闲的行走心情就变得轻快。路面微湿易干,沙软的道路上,大寒天气却意外温暖,雪后晴天。虽然还没到达寺庙,香气却已先行而至,何必去山中寻梅呢?我笑着问在松树边站着的人,你知道今天是哪一年吗?


注释:

字词注释:

  1. 老怀: 老人的心怀,指年长者的心态。
  2. 世情便: 世俗的事情。
  3. 闲行: 悠闲地行走。
  4. 翼然: 形容轻快、快乐的样子。
  5. 微湿易干: 形容天气湿润,容易干燥。
  6. 大寒却暖: 尽管是寒冷的季节,却感到温暖。
  7. 香先妙: 香气先到,令人感到美妙。
  8. 寻梅: 寻找梅花,通常用于描写冬季的景象。
  9. 汝知: 你知道。

典故解析:

  • 寻梅: 典出古代文人对梅花的喜爱,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松边人: 可能指隐士或修道者,反映出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对生活有独特的见解,擅长描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著游览慈云山之际,表达了他对老年、生活和自然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崇尚和对世俗的淡漠。


诗歌鉴赏:

《游慈云》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游历慈云山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一句“老怀不与世情便”,直接指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诗人以“闲行兴翼然”表现出游玩时的轻松愉悦,反映了内心的一种自由与轻松。

在自然描写上,诗人用“微湿易干沙软路”和“大寒却暖雪晴天”展现出一种奇妙的气候变化,似乎在传达一种人生哲学,即生活中总有意外的美好。尤其是“不曾到寺香先妙”,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捕捉,香气的提前到来象征着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汝知今日是何年”,不仅是对读者的提问,也是一种哲思的引导,促使人们反思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人生感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怀不与世情便: 诗人自述年老,与世俗情感疏远。
  2. 才说闲行兴翼然: 刚才谈到悠闲的行走,心情变得轻快。
  3. 微湿易干沙软路: 描述路面湿润,行走舒适。
  4. 大寒却暖雪晴天: 寒冷的天气却感到温暖,体现自然的奇妙。
  5. 未曾到寺香先妙: 香气未至,便已感受到美妙。
  6. 底用寻梅山自妍: 不必特意去寻梅,山自有其美。
  7. 笑问松边人立石: 诗人向松树边的人询问。
  8. 汝知今日是何年: 提问时间,反映对岁月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 如“微湿易干”和“大寒却暖”,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 “香先妙”将香气拟人化,增加生动感。
  • 反问: “汝知今日是何年”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悟与对自然美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老怀: 象征年长者的智慧与淡泊。
  2. 闲行: 代表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3. 沙软路: 体现自然的温和与柔软。
  4. 雪晴天: 寒冷与温暖的交替,象征人生的起伏。
  5. : 预示着美好事物的存在。
  6. : 高洁与坚韧的象征。
  7. : 寓意长寿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世情的态度是: A. 亲密
    B. 疏远
    C. 依赖
    D. 忽视

  2. 诗中提到的天气变化是: A. 暖和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天
    C. 炎热的夏天
    D. 凉爽的秋天

  3. “未曾到寺香先妙”中“香”指的是什么? A. 食物的香味
    B. 花香
    C. 佛香
    D. 自然的香气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庐山谣》-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陈著的《游慈云》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赠郭昆圃解元 其二 赠郭昆圃解元 其一 南海何石龟年一百八岁再至吾乡赋赠 济川亭送客 甘露诗 刘仙岩 洪氏园 偕雨岚伟君游北山暮归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相和歌辞。铜雀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外荒 靑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旷古绝伦 爿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笔苑 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戏客 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春蛇秋蚓 家丑不外扬 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湘娥 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毛发尽竖 字夹风霜 冒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