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0:54
夜宿倪庵坐雨二首
作者:陈著
一自入庵来,翛然百念灰。
松风晴后雨,涧水静中雷。
邻户祈蚕母,樵翁挟雉媒。
若无山外事,何必过天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入庵后宁静的心境:当我走进庵堂,心中纷扰的念头都被抛诸脑后。松林间的风吹过,雨后显得格外清新,山涧的水流声中隐隐传来雷声。邻居们在祈求蚕神保佑,而樵夫则带着猎来的野鸡。若是没有山外的那些琐事,又何必特意上天台去呢?
作者介绍: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追求一种超然的心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雨夜,诗人倚坐于庵堂,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世事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正值宋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以山水为寄托,寻求一种逃避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庵堂中避雨时的所见所感,传达出一种清闲自在的心境。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入庵后,心中纷扰的念头如同烟雾般消散,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声音:雨后松风和静谧的涧水,形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场景,令人放松。最后两句则通过邻居的祈福和樵夫的狩猎,反映出生活的琐碎与忙碌,诗人以“若无山外事”总结,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淡漠。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宁静与淡泊,表现出一种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诗人所表达的这种逃避世俗、寻求内心平和的情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核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事务的淡泊。
诗词测试:
诗中“翛然百念灰”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邻户祈蚕母”中提到的“蚕母”主要与什么有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