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1:38
原文展示:
中秋日菊盛开 家铉翁 〔宋代〕
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 诸公定有惊人句,施与波神月下听。
白话文翻译:
天空高远,寒气逼人,露水即将凝结成霜;城头的月光清澈明亮,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想必各位文人墨客定能吟出令人惊叹的诗句,不妨将这些佳作在月下吟诵,让波神也能聆听。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家铉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通过高远的天空、清澈的月光和即将凝结的露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邀请在场的文人墨客吟诵诗句,想象这些诗句能够被水中的神灵聆听,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崇高敬意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高远的天空、清澈的月光和即将凝结的露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天宇高寒”、“月色正亭亭”,生动地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独特美感。同时,诗人邀请在场的文人墨客吟诵诗句,想象这些诗句能够被水中的神灵聆听,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崇高敬意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和诗歌艺术的崇高敬意。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自然景色,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人邀请在场的文人墨客吟诵诗句,想象这些诗句能够被水中的神灵聆听,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崇高敬意和对人文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天宇高寒露欲零”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露水 B. 中秋之夜的天空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月色正亭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诸公定有惊人句”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期待? A. 自然 B. 文人墨客 C. 波神 D. 月亮
诗中“施与波神月下听”表达了诗人什么愿望? A. 希望波神能够听到诗句 B. 希望月亮能够听到诗句 C. 希望文人墨客能够听到诗句 D. 希望自然能够听到诗句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