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7:1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12:06
九日真佳节,年年长赋诗。
深惭鹤发老,每与菊花期。
帽落无人拾,酒狂聊自持。
丰年余社瓮,天意念衰羸。
重阳节真是个好节日,年年我都写诗来庆祝。
我感到深深的惭愧,头发已如白鹤般苍老,
每次与菊花相会,内心总是感慨万千。
帽子掉了也无人捡起,喝酒时我也只能自我安慰。
丰收的年份还有酒坛子,但天命却让我感到衰老无力。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溪,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兄苏轼共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苏辙以诗词、散文、书信等文学作品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作中的情感真挚而著称。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衰老的感慨。重阳节是古老的节日,诗人每年都借此机会抒发情感。此时,正值丰收季节,但诗人内心却充满了无奈与惆怅,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九日三首》展现了苏辙对于岁月流逝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重阳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团圆,然而在这欢庆的节日中,诗人却感到深深的惭愧和孤独。他用“鹤发”来比喻自己已然苍老,似乎在讽刺人生的短暂和无情。每年与菊花相会,原本是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但诗人却感到时光荏苒,令他心生惆怅。
诗中“帽落无人拾”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仿佛在说,即使自己醉酒狂欢,却也难掩内心的寂寞。这种孤独感和对岁月的无奈交融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最后,诗人提到“丰年余社瓮”,虽有丰收的喜悦,却因“天意念衰羸”而感到一丝无奈,传达出一种对命运的思考与接受。
整首诗在欢庆与惆怅之间游走,体现了苏辙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也有对生命流转的无奈,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反思,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珍惜与对命运的无奈。它在欢庆与惆怅之间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复杂心理。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A. 八月八日
B. 九月九日
C. 十月十日
D. 十一月十一日
诗中提到的“帽落无人拾”意指什么?
A. 喜庆的场合
B. 孤独和被忽视
C. 美好的回忆
D. 年轻的心态
“天意念衰羸”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命的庆祝
B. 对命运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