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41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作者:叶梦得 〔宋代〕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
约回残影射明霞。
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欹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
一枝重插去年花。
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三天的狂风吹拂,浩荡的气势,沙滩上绿草尚未遍及。
约定的残影映照着明亮的晚霞。
水面波光荡漾,我坐在湖边,烟雾缭绕的柳树斜靠着。
霜白的鬓发不堪春天的点检,留连忘返,眼前又见那芳华。
我又将一枝去年花重插在发间。
此生只在江海中做梦,不知何处才是我的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诗人通过春天的意象表现人生的无常与对家园的思念,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心态。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0年-1135年),字子美,号山樵,宋代词人,文学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颇具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天,诗人在湖边感受季节变化,承载着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临江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以“疾风”和“浩荡”描绘了季节的变迁,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动荡的氛围。紧接着“绿芜未遍平沙”,则体现了一种尚未完美的状态,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约回残影射明霞”,诗人在黄昏时分,看到夕阳的余晖,似乎是在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此时的水面、柳树都蕴含着浓厚的诗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感伤的氛围。
后半部分的“霜鬓不堪春点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的留恋。“留连又见芳华”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感慨。最后的“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自然景观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与迷茫。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邃理解,寄托了对理想家园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家园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霜鬓”指什么?
A. 年轻的头发
B. 年老的头发
C. 美丽的花
D. 清澈的水
“留连又见芳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无奈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青春的留恋
D.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临江仙》则着重于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的不同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