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8:39
临江仙
作者: 华文炳 〔清代〕
毕竟今朝留不住,随郎且下西洲。
平分离恨与郎谋。
旧愁郎自认,容妾认新愁。
谁道愁来还合并,欲分新旧无由。
无情最是木兰舟。
趁潮过浦口,流泪滴矶头。
这一天毕竟无法留住,我只得随你一起下到西洲去。
我们把离别的怨恨与你一同商量。
旧时的忧愁你自认,新的忧愁却让我来承受。
谁说愁苦能合在一起?想要将新的和旧的愁苦分开,根本没有办法。
最无情的,莫过于那木兰舟。
趁着潮水过了浦口,我在那儿流泪,泪水滴落在矶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无情最是木兰舟”中的“木兰舟”是古代用木兰树木制作的小船,常用于送别,象征着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
华文炳,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离别、愁苦的细腻描写,风格感情丰沛,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个人与社会的离愁别绪在诗人心中交织成复杂的情感,反映出作者对爱情与离别的深刻思考。
《临江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苦涩。诗中“毕竟今朝留不住”开篇即点明离别的无奈,紧接着通过对旧愁与新愁的对比,展现出情感的复杂性。尤其是“谁道愁来还合并,欲分新旧无由”一句,直白地表达了内心的挣扎,情感的交织让人无从分辨。
诗的最后两句“无情最是木兰舟,趁潮过浦口,流泪滴矶头”,将离别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出来,木兰舟成为无情的象征,既是离别的工具,也是情感的承载者。流泪滴落在矶头,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伤感。整首诗在意象的选取上,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有深厚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细腻感受与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爱情与离愁的复杂感受,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随郎且下西洲”表达了什么情感?
“无情最是木兰舟”中“木兰舟”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华文炳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着浓厚的离愁情绪,前者更侧重于离别的无奈与复杂,后者则多了一份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追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但都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脆弱与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