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霜

《咏霜》

时间: 2025-05-07 22:16:22

诗句

天驷粲寒芒,青腰骋素妆。

珠帘银蒜白,金井碧梧黄。

汉署宵钟彻,胡庭晓角长。

礼貂无暖色,坐待烛龙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6:22

原文展示

咏霜
作者:杨慎 〔明代〕

天驷粲寒芒,青腰骋素妆。
珠帘银蒜白,金井碧梧黄。
汉署宵钟彻,胡庭晓角长。
礼貂无暖色,坐待烛龙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的霜景。天上的骏马在寒光中闪耀,青色的腰身在素雅的霜妆下显得格外美丽。珠帘和银蒜在白色霜雪中显得格外清晰,金色的井边和碧绿的梧桐树叶交相辉映。汉朝的官署里,夜间的钟声响彻,胡人的庭院中,清晨的角声悠长。礼仪中,貂皮衣裳没有温暖的色彩,只有静静等待烛龙的光辉。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驷:指天马,象征高贵和美丽。
  • :光彩照人,闪烁的意思。
  • 寒芒:寒冷的光芒,形容霜的闪耀。
  • 青腰:形容人的腰身或物品的形状,青色的腰身。
  • 素妆:指白色的装饰,这里形容霜的覆盖。
  • 珠帘:珠子做的帘子,象征华贵。
  • 银蒜:形容白色的蒜,寓意清新。
  • 金井:金色的井,象征富贵。
  • 碧梧:青翠的梧桐树,代表生机。
  • 汉署:指汉朝的官署。
  • 宵钟:夜晚的钟声,传达宁静的氛围。
  • 胡庭:指胡人的庭院,反映异域风情。
  • 礼貂:指用貂皮做的礼服,象征高贵。
  • 烛龙:古代传说中的龙,象征光明和温暖。

典故解析

  • 汉署宵钟:指汉代的官府,体现古代官场的严谨与宁静。
  • 礼貂:古代贵族所穿的貂皮衣服,象征身份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字德宜,号秋水,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曾任职于朝廷,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咏霜》创作于初冬时节,诗人通过描写霜的美丽景象,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索,反映了明代士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咏霜》是一首表现冬季霜景的古诗,诗人在描绘霜的同时,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宁静、优雅的冬日氛围。首句“天驷粲寒芒”便以“天驷”引入,形象地展现了霜的闪耀,把霜比作骏马的壮丽,生动而富有诗意。接下来的“青腰骋素妆”则进一步深化了霜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清丽脱俗的美感。

诗中通过珠帘、银蒜、金井、碧梧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仿佛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冬日场景。汉署的“宵钟”和胡庭的“晓角”交替出现,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也增添了冬夜的静谧与孤寂之感。最后两句“礼貂无暖色,坐待烛龙光”将全诗推向高潮,表面上似乎在描绘穿着貂皮礼服的优雅形象,实际则蕴含了对温暖的渴望和对光明的期待,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隐含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杨慎作为明代诗人的艺术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驷粲寒芒:描绘霜的光辉,天马象征着高贵,寒芒则表现出霜的冷艳。
  2. 青腰骋素妆:青色的腰身与白色的霜妆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优雅。
  3. 珠帘银蒜白:珠帘和银蒜在白霜中显得格外清晰,象征着华丽与清新。
  4. 金井碧梧黄:金色的井和碧绿的梧桐树共同构成冬日的美丽画面。
  5. 汉署宵钟彻:描述汉代官署的宁静,夜晚的钟声响亮而清晰。
  6. 胡庭晓角长:胡人的庭院中,清晨的角声悠长,增添了异国风情。
  7. 礼貂无暖色:貂皮礼服没有温暖的色彩,暗示内心的孤寂。
  8. 坐待烛龙光:等待光明的到来,表达对温暖和希望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比作天马,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工整,尤其在第二、四句中,形成了和谐的对比。
  • 象征:用霜、金井、碧梧等意象象征冬日的美丽与冷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霜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冬季的思考,以及对温暖和光明的渴望,体现出一种孤独而优雅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寒冷与孤独,也代表着自然的美丽。
  • 珠帘、银蒜:象征富贵与清新,展示了冬日的华美。
  • 汉署、胡庭:体现了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的广阔视野。
  • 礼貂:象征高贵身份,反差中体现出内心的孤独感。
  • 烛龙:象征光明与温暖,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天驷”象征什么? A. 寒冷
    B. 高贵与美丽
    C. 宁静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礼貂无暖色,坐待__光。”
    答案:烛龙

  3. 判断题: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仗手法。
    答案: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即事》:王安石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咏霜》与《冬夜即事》:两首诗都描绘了冬天的景象,但《咏霜》更注重霜的美丽与孤独,《冬夜即事》则更强调夜晚的宁静与思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杨慎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大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欧阳詹 登环翠楼 春游 客中作 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公频有尺书,颇积离乡之思)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赠王正己 闻融与鹤相继而亡感赋绝句 留鹤赠廖融 哭廖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文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琨瑶 包含床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乔的词语有哪些 薄情无义 踏床啮鼻 汽化热 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祖妈 隹字旁的字 包含斫的词语有哪些 四字头的字 劳动强度 草木知威 鹭序鸳行 离罢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