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8:38
游中嵓寺
作者: 杨慎 〔明代〕
高阁诸天近,长江客路分。
帆开山吐月,钟动水连云。
渔唱通宵起,樵音隔浦闻。
佛香浑不断,散作南岧薰。
这首诗描绘了中嵓寺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高耸的阁楼与天空相接,长江在这里分流,游人乘船驶向远方,船帆如同从山中吐出的明月。寺钟声在水面上回荡,仿佛与云朵相连。渔夫的歌声在夜间响起,樵夫的斧声从河对岸传来。寺庙的佛香弥漫而出,散发着南方山岚的芬芳。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秋水,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尤其以其工整的诗风和清新的意境闻名。杨慎提倡“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游历中嵓寺,受到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启发,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游中嵓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通过“高阁诸天近,长江客路分”两句,营造出一种高远、开阔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合的感受。接着,诗人用“帆开山吐月”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船在江水中航行的情景,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诗中“钟动水连云”一句,钟声与水波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展现了寺庙的清幽。
后面几句“渔唱通宵起,樵音隔浦闻”展示了人们生活的乐趣与劳动的和谐,渔夫的歌声和樵夫的斧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动人的生活交响曲,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最后一句“佛香浑不断,散作南岧薰”,则让整个诗篇回归到一种宁静的宗教氛围中,佛香的飘散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升华,诗人似乎在表达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嵓寺的自然景色和人类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宗教的敬仰。主题思想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歌颂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高阁”指的是:
A. 低矮的房屋
B. 高耸的楼阁
C. 一座山
D. 一条河
“帆开山吐月”中的“吐”字意为:
A. 吐出
B. 吐息
C. 吐泡
D. 吐糟
诗中“渔唱通宵起”体现了什么?
A. 渔夫的辛劳
B. 夜晚的宁静
C. 大海的波涛
D. 寺庙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