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3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9:31
送袁志行户曹
作者: 黄裳 〔宋代〕
十年场屋费才华,
谩有诗名子可嗟。
未入儒林升俊造,
且行春雨到天家。
远乘泽国三秋月,
高跨天河八月槎。
道阻且长瞻不及,
空吟霜露满蒹葭。
这十年在市井间耗费了我的才华,
只是一味地拥有名声,令人叹息。
还未能进入儒林成为优秀之士,
等着春雨来临,回到家中。
远道而行,乘着秋天的明月,
高高地跨越银河,乘着八月的木筏。
前路阻碍且漫长,无法眺望尽头,
只好空吟霜露,满目芦苇荡漾。
黄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写于黄裳送别友人袁志行出任户曹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与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送袁志行户曹》一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思索与感慨。开篇以“十年场屋费才华”开头,作者自述在市井生活中浑浑噩噩的十年,似乎只为名声而活,令人感到无奈与失落。这种自我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才华被浪费的惋惜之情。
接着,作者提到“未入儒林升俊造”,说明自己虽然有诗名,但仍未获得社会的认可,显示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的深思。此时的“春雨”则象征着希望,暗示着未来的美好与期待。
在描绘远行的意象时,作者使用了“远乘泽国三秋月,高跨天河八月槎”,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旅程图景,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回归到现实的艰难:“道阻且长瞻不及,空吟霜露满蒹葭。”这反映出人生路途的坎坷与无奈,似乎暗示着即便前路再遥远,也难以窥见未来的明朗。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具有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身人生的感慨,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传递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当下的无奈。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裳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春雨”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希望
c) 悲伤
“道阻且长瞻不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无奈
c) 喜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