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瑞鹤仙·正迎长时节

《瑞鹤仙·正迎长时节》

时间: 2025-05-06 19:22:48

诗句

正迎长时节。

细数来、两旬已浃,两朝方越。

画堂人笑悦。

见瑞烟香袅,寿星明彻。

丝丝华发。

问瑶池会客,几见桃结。

才经八十,春秋不记,绛人年月。

奇绝。

诗书教子,陶母等伦,曹家风烈。

鼎来□德。

儿孙尽、蓝袍客。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

愿常如、秋月圆时,长生真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2:48

原文展示:

瑞鹤仙·正迎长时节
正迎长时节。细数来两旬已浃,两朝方越。
画堂人笑悦。见瑞烟香袅,寿星明彻。
丝丝华发。问瑶池会客,几见桃结。
才经八十,春秋不记,绛人年月。
奇绝。诗书教子,陶母等伦,曹家风烈。
鼎来德。儿孙尽蓝袍客。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
愿常如秋月圆时,长生真诀。

白话文翻译:

正迎接这长久的节日,细细算来,已经过了两旬,两朝的时光也已越过。
画堂内的人们笑得欢悦,看到瑞烟袅袅而升起,寿星明亮而清晰。
头上丝丝白发,问瑶池的客人,几次见到那桃花的结实。
才刚过八十岁,春秋的岁月已不再记得,绛红的年月。
真是奇绝。诗书教导孩子,陶渊明的风范,曹家之风烈。
鼎盛而来的是德行,儿孙都是身着蓝袍的客人。
从今往后,愿有一幅金花鸾锦,十个藏有琅函贝叶的宝物。
希望常如秋月般圆满,长生的真诀常伴。

注释:

  • 瑞鹤:象征吉祥的鹤,常用于祝寿。
  • 两旬已浃:指二十天已经过去。
  • 寿星:传说中的长寿之神,象征健康长寿。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常与神仙聚会相关。
  • 桃结:指桃树开花结果,象征长寿。
  • 绛人:古代对长者的尊称。
  • 蓝袍客:指身穿蓝袍的贵族或士人,象征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瑞鹤仙》是宋代的一首词,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难以考证。宋代是中国文学特别是词的发展繁荣时期,众多词人如李清照、苏轼等活跃于此。

创作背景:

此词可能创作于庆祝长寿或节日的场合,表达对生命的感慨与祝福,反映出当时人们对长寿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瑞鹤仙·正迎长时节》以其欢快的节奏与浓厚的祝福感,展现了诗人对长寿的向往与对生命的赞美。开篇以“正迎长时节”引入,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气氛,接着细数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岁月的感慨。画堂中人们的欢笑、瑞烟的袅袅升起,以及寿星的明亮,都营造出一幅祥和的祝寿图景。

接下来的“丝丝华发”则引入了诗人自身的年纪,虽然已过八十,但心中仍有春秋的记忆,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对陶渊明与曹家风烈的提及,显示出对文化与家风的重视。

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能如秋月般圆满,长生不老,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珍惜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感人的情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长寿的美好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迎长时节”:迎接长久的节日。
  • “细数来两旬已浃”:细细算来,时间已过二十天。
  • “画堂人笑悦”:画堂中人们笑得欢快。
  • “见瑞烟香袅,寿星明彻”:看到瑞烟袅袅上升,寿星明亮而清晰。
  • “丝丝华发”:白发苍苍,表现年岁。
  • “问瑶池会客,几见桃结”:询问瑶池的客人,桃花何时结果。
  • “才经八十,春秋不记”:刚过八十岁,岁月已不再记得。
  • “奇绝”:赞叹独特之处。
  • “诗书教子,陶母等伦,曹家风烈”:提到陶渊明与曹家,强调文化传承。
  • “鼎来德”:德行的传承。
  • “儿孙尽蓝袍客”:儿孙皆身着蓝袍,象征高雅。
  •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从今往后,愿有美好的物品。
  • “愿常如秋月圆时,长生真诀”:希望人生如秋月般圆满,追求人生的真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丝丝华发”与“问瑶池会客”,形成和谐的对称。
  • 比喻:将长寿与秋月圆满相比较,体现了美好的期待。
  • 拟人:将时间拟人化,使其具象化,增强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瑞鹤:象征吉祥与长寿。
  • 寿星:长寿的象征。
  • 瑶池:神仙聚会的地方,象征理想的生活境界。
  • 桃结:生育与长寿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正迎长时节”中的“长时节”指的是什么? A. 春节
    B. 夏天
    C. 长久的节日
    D. 冬天

  2. “丝丝华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哀伤
    C. 年龄的增长
    D. 喜悦

  3. “愿常如秋月圆时”中的“秋月”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完美与圆满
    C. 冷漠
    D. 变化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长干行》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长干行》:同样表达了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爱情的描绘。
  • 《桃花源记》:描绘了理想生活的地方,与《瑞鹤仙》的祝寿主题形成对比,前者强调理想境界,后者侧重于现实的祝福。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上马和公仪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送建州通判沈太博 依韵和仲源暮冬见寄 云间月 上元夕有怀韩子华阁老 观文丁右丞挽辞二首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芜蒌粥 负伤 尸字头的字 傍亮儿 垢面蓬头 毫无顾虑 十二金钗 焦眉愁眼 镸字旁的字 正结尾的成语 柳箱 采字头的字 包含他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赤胆忠肝 义岁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