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2:48
瑞鹤仙·正迎长时节
正迎长时节。细数来两旬已浃,两朝方越。
画堂人笑悦。见瑞烟香袅,寿星明彻。
丝丝华发。问瑶池会客,几见桃结。
才经八十,春秋不记,绛人年月。
奇绝。诗书教子,陶母等伦,曹家风烈。
鼎来德。儿孙尽蓝袍客。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
愿常如秋月圆时,长生真诀。
正迎接这长久的节日,细细算来,已经过了两旬,两朝的时光也已越过。
画堂内的人们笑得欢悦,看到瑞烟袅袅而升起,寿星明亮而清晰。
头上丝丝白发,问瑶池的客人,几次见到那桃花的结实。
才刚过八十岁,春秋的岁月已不再记得,绛红的年月。
真是奇绝。诗书教导孩子,陶渊明的风范,曹家之风烈。
鼎盛而来的是德行,儿孙都是身着蓝袍的客人。
从今往后,愿有一幅金花鸾锦,十个藏有琅函贝叶的宝物。
希望常如秋月般圆满,长生的真诀常伴。
《瑞鹤仙》是宋代的一首词,作者为佚名,具体身份难以考证。宋代是中国文学特别是词的发展繁荣时期,众多词人如李清照、苏轼等活跃于此。
此词可能创作于庆祝长寿或节日的场合,表达对生命的感慨与祝福,反映出当时人们对长寿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瑞鹤仙·正迎长时节》以其欢快的节奏与浓厚的祝福感,展现了诗人对长寿的向往与对生命的赞美。开篇以“正迎长时节”引入,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气氛,接着细数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岁月的感慨。画堂中人们的欢笑、瑞烟的袅袅升起,以及寿星的明亮,都营造出一幅祥和的祝寿图景。
接下来的“丝丝华发”则引入了诗人自身的年纪,虽然已过八十,但心中仍有春秋的记忆,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对陶渊明与曹家风烈的提及,显示出对文化与家风的重视。
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能如秋月般圆满,长生不老,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珍惜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感人的情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长寿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正迎长时节”中的“长时节”指的是什么?
A. 春节
B. 夏天
C. 长久的节日
D. 冬天
“丝丝华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哀伤
C. 年龄的增长
D. 喜悦
“愿常如秋月圆时”中的“秋月”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完美与圆满
C. 冷漠
D.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