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8:52
千岩秀色拥晴川,
万顷陂不上下天。
委地针监随处市,
蔽空桑柘不容田。
讼庭虚静官曹乐,
儒服宽长邑里贤。
不为从知方负羽,
独乘渔艇老风烟。
这首诗描绘了山川秀美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千山万壑的秀丽景色环绕着清澈的河流,广袤的水田与天空相接。市集上人来人往,针线、监视的人随处可见,而高大的桑树和柘树遮蔽了田地。法庭上空无一人,官员们悠闲地享乐,而身着儒服的贤人们在乡里安详地生活。诗人并不是因为功名利禄而随波逐流,而是独自驾着渔船,享受着岁月的宁静与风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生活和对官场的冷静观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以编撰《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历史为鉴,反映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认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司马光的晚年,生活在政治动荡的年代,他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逃避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诗中展现的山水之美和田园风光,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四句通过丰富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氛围,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
后四句则转向人文关怀,描绘了乡村中的官场和读书人的生活,表现出一种闲适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没有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独自划着渔船,享受生活的乐趣,表达了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反省。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使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千岩秀色拥晴川”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人选择独自乘渔艇的原因是什么?
诗中的“儒服宽长邑里贤”体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