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华山

《过华山》

时间: 2025-07-27 22:07:23

诗句

我家远在南海头,朝夕相见惟罗浮。

等闲采药逢云母,几度寻真到石楼。

客路俄经华阴县,太华三峰望中现。

不见花开玉井莲,空看泉泻冰崖练。

闻道希夷睡正酣,满山松桂锁云岚。

欲访神仙问丹诀,云深无处觅鸾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7:23

过华山

作者: 陈玄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我家远在南海头,朝夕相见惟罗浮。
等闲采药逢云母,几度寻真到石楼。
客路俄经华阴县,太华三峰望中现。
不见花开玉井莲,空看泉泻冰崖练。
闻道希夷睡正酣,满山松桂锁云岚。
欲访神仙问丹诀,云深无处觅鸾骖。


白话文翻译:

我家远在南海的尽头,日夜相见的仅有罗浮山。
随便采药时偶遇云母,几次寻求真理到石楼。
旅途不久经过华阴县,太华的三峰隐现于眼前。
看不见花开在玉井莲,空余泉水从冰崖倾泻。
听说希夷正酣睡,满山松树和桂树锁住云雾。
想要拜访神仙询问炼丹的秘诀,然而云深处无处寻找鸾骖。


注释:

  • 南海头:指南海的尽头,象征着遥远的地方。
  • 罗浮:指罗浮山,位于广东,是道教名山,常与修道、采药联系在一起。
  • 云母:一种矿物,古代常用来指代一些珍贵的药材。
  • 石楼:指道教的隐居之处,象征追求真理和道教的追寻。
  • 华阴县:位于陕西省,是华山的所在,诗中象征着高山险峰。
  • 玉井莲:指的是一种名贵的莲花,象征美好与纯洁。
  • 希夷:道教的境界,象征一种超然的状态。
  • 鸾骖: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灵异与神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玄,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过华山》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对自然与道教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华山的壮丽风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过华山》是一首描绘旅途与自然景观的诗。诗的开头,诗人以"我家远在南海头"的自谦,引入了他与罗浮山的情感联系,暗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与对道教隐士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等闲采药逢云母,几度寻真到石楼"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真理和仙道的探索。

诗中对华阴县和华山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太华三峰望中现"生动地传达出华山的壮观景象。然而,诗人接着用"不见花开玉井莲,空看泉泻冰崖练"的对比,表达了他内心的失落与空虚,虽身处美景,却难以寻得心中所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闻道希夷睡正酣",暗示了他对道教境界的向往。最后一句"云深无处觅鸾骖"则表现了他对神仙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然而现实的无奈使得这一切变得遥不可及。这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寻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家远在南海头:表明诗人身处遥远的地方,暗示了孤独感。
  2. 朝夕相见惟罗浮:虽然远离家乡,但常见的是罗浮山,表达了对自然的依恋。
  3. 等闲采药逢云母:在寻求药材的过程中,偶然遇到珍贵的云母,象征着不经意的收获。
  4. 几度寻真到石楼:多次追寻真理,象征对道教的追求。
  5. 客路俄经华阴县:旅途经过华阴,暗示着诗人的游历与经历。
  6. 太华三峰望中现:描绘华山的壮丽,展现了自然的雄伟。
  7. 不见花开玉井莲: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8. 空看泉泻冰崖练:虽然景色优美,但内心却感到空虚。
  9. 闻道希夷睡正酣:提到道教的境界,渴望追求。
  10. 满山松桂锁云岚:描述山中松树与桂树的景象,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11. 欲访神仙问丹诀:表达寻求神仙与长生不老之道的愿望。
  12. 云深无处觅鸾骖:追寻的理想生活似乎遥不可及,充满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醉卧云岚”暗示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满山松桂锁云岚”与“欲访神仙问丹诀”的对称使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云母”“鸾骖”等,构建了富有道教色彩的意境。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追求真理的执着和对现实时空的感慨。诗人在描绘华山的壮丽时,流露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神仙境界的追求,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华山:象征着险峻和高远的理想,追求真理的象征。
  • 云母:珍贵的药材,象征着寻求真理的过程中的偶然收获。
  • 鸾骖:神秘的神兽,象征着对神仙和超凡生活的向往。
  • 松桂:象征着长青与永恒,体现道教文化的深厚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阴县”位于哪个省?

    • A. 江苏
    • B. 陕西
    • C. 浙江
    • D. 广东
  2. “云深无处觅鸾骖”中的“鸾骖”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风景
    • B. 神仙与理想生活
    • C. 现实的无奈
    • D. 追求真理
  3. 诗人的家乡是在什么地方?

    • A. 北海
    • B. 南海
    • C. 东海
    • D. 西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比较陈玄《过华山》与李白《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而陈玄则更倾向于道教哲学的沉静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明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芗林五十咏·通幽径 春雨不止二首 分宜迸旅逢同郡客子 题王晋辅桂堂 西斋旧无竹。予归自毗陵,斋前忽有竹满庭。 初夏即事十二解 彦通以诗送石菖蒲,和谢之 送曾秀才归永丰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小螳蜋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年迈龙钟 高职 兀字旁的字 疵礼 清泚 壁龛 耳字旁的字 青山一发 草字头的字 求之不得 分析天平 半间半界 彐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龙蛰蠖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