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3:49
道明回诏乐清间,便向中朝脱冕冠。
百日秉枢登相府,千年青史表旌桓。
泰运正隆嫌气热,干网初整畏冰寒。
逍遥唱和多高致,仪象霜风俾后看。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政治人物在回到乐清时的心情。他在朝廷中脱下冕冠,说明他已经不再担任高官,百日以来一直在相府中处理政事,千年后可能留名青史,表彰他的功绩。此时正值国运亨通,但他却觉得天气炎热,气氛沉重。他在此时感到一丝寒意,似乎对未来感到担忧。尽管如此,他仍然在高雅的唱和中寻求逍遥自在,希望后人能看到他的仪表和风范。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风格独特,常表现个人情感与政治环境的结合。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与个人理想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自己的政治经历,表达了对权力与独立人格的思考。
《次韵谢借观五老图》通过对政治生涯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权力的复杂情感。一方面,诗人经历了权力的巅峰,百日秉枢的状态不仅反映了他在朝廷的地位,也暗示了政治生活的短暂与风险。另一方面,诗中的“泰运正隆”与“嫌气热”形成了鲜明对比,表明即使在国运亨通之时,个人的内心却可能充满不安与焦虑。此外,诗人渴望“逍遥唱和”,这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更是一种对自由与高尚情操的向往,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描绘个人命运的同时,也对当时的政治环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与个人理想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在权力中心的无奈与对自由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既具现实性又有理想色彩的情感基调。
这些意象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士人对权力与理想的理解,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百日秉枢”意指什么?
A. 在权力中心工作了百日
B. 享受百日假期
C. 每天都在工作
D. 权力失落的百日
“泰运正隆”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国家繁荣的骄傲
B. 对政治环境的担忧
C. 对个人成就的自信
D. 对未来的乐观
诗中“逍遥唱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声的追求
D. 对安稳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