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40
作者: 李因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高树秋声入梦迟,
夜来风雨簟凉时。
季鹰自解归来好,
纵乏莼鲈也动思。
秋天的高树,秋风的声音让我梦中迟迟不能醒来;
夜里风雨袭来,竹席变得凉爽。
季节的鹰自是归来,虽然没有莼菜和鲈鱼,
但依然能引起我对美味的思念。
“莼鲈”源于《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美食和乡愁。莼菜生于水中,鲈鱼则为江河湖泊中的鱼类,二者常被视为清淡而美味的代表。
作者介绍:
李因,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时代。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闻名,常常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长安秋日”创作于一个秋日,诗人身处长安,感受着季节更替带来的情感波动,表达对故乡美好食物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细腻体悟。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高树和秋风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宁静的氛围,令人沉醉其中。夜来风雨使得竹席变得凉爽,这种细致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寒意和变化。接着,诗人以“季鹰自解归来好”来象征对归属感的向往,尽管缺少了美食的陪伴,思念之情依然如潮水般涌来。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秋日特有的韵味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孤独和思乡之情,传达出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莼鲈”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鱼和蔬菜
C. 一种花
答案: B
诗人是在哪个季节写的这首诗?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C
诗中“夜来风雨簟凉时”的意思是什么?
A. 夜晚温暖
B. 夜晚凉爽
C. 夜晚炎热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接,而李因的《长安秋日》更注重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