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

时间: 2025-05-07 23:31:05

诗句

竹石寒相倚,云窗晓共开。

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

坠响风随箨,移阴日上苔。

迟留秋更夜,待月露盈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1:05

原文展示: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
阮逸 〔宋代〕

竹石寒相倚,云窗晓共开。
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
坠响风随箨,移阴日上苔。
迟留秋更夜,待月露盈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范公一同登上承天寺的竹阁,四周的竹石在寒风中相互依偎,清晨的云窗缓缓开启。诗人心境悠闲,远离尘世喧嚣,幽静的意境在心中悄然升起。风声吹动竹叶,声响随之飘荡,阳光透过竹影洒落在青苔上。诗人留连在秋夜的静谧中,期待着明月高悬,露水盈满酒杯。

注释:

  • 竹石:指竹子和石头,表现出自然的寒冷和坚韧。
  • 云窗:云朵似窗,形容清晨的景象。
  • 方外:指超脱世俗,闲适自得的状态。
  • 幽意:幽静的情感或意境。
  • :竹子的枝叶。
  • :青苔,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典故解析:

“承天寺”是历史上著名的寺庙,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代表了清幽高远的意境。竹阁则象征着隐逸与清雅,诗人通过登阁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逸,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阮逸与友人登阁游玩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以竹石和云窗开篇,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描绘出一幅清晨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的美,又渗透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诗中“闲身方外去,幽意静中来”,展现了诗人远离尘世的洒脱和内心的平和。随后的“坠响风随箨,移阴日上苔”,通过声音与光影的变化,进一步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生动的氛围。

最后两句“迟留秋更夜,待月露盈杯”,更是将诗人对夜晚的期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竹阁上所感受到的幽静与美好,正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与逃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石寒相倚:竹子与石头冷冷相依,给人以孤冷的感觉,暗示环境的清冷。
  2. 云窗晓共开:清晨的云朵仿佛窗户一样打开,展现出一天的开始。
  3. 闲身方外去:诗人心境悠闲,远离了世俗的束缚。
  4. 幽意静中来:在静谧的环境中,幽深的情意自然涌现。
  5. 坠响风随箨:风吹动竹叶的声音随之飘荡,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6. 移阴日上苔:阳光透过竹叶的阴影洒在青苔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7. 迟留秋更夜:在秋夜中留连,表现出对时光的珍惜。
  8. 待月露盈杯:期待夜晚明月与露水,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朵比作窗户,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风与竹叶的互动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超然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清高。
  • :代表稳重与持久。
  • :象征变幻与自由。
  • :象征美好与宁静的夜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石寒相倚”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寒冷 C. 热情

  2. “待月露盈杯”中的“月”象征什么? A. 时光 B. 美好 C. 财富

  3. 诗人为何选择在秋夜留连? A. 因为秋天美丽 B. 因为秋夜静谧 C. 因为秋天丰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亲情的牵挂。
  • 王维的《竹里馆》:与阮逸的作品相似,均表现出对竹子意象的喜爱,以及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千秋岁 和潘静淑夫人韵,慰湖帆翁悼亡 千秋岁 千秋岁·送杨无恙归虞山,即用其别墨巢翁韵 千秋岁 其二 午日祝江明府 千秋岁·寿程玉霜母六十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 千秋岁 其四 寿徐太夫人 千秋岁(用秦少游韵) 千秋岁汶川地震有女护子 千秋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手下留情 耄孺 又字旁的字 奏谳 勿怠勿忘 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雨字头的字 疋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稀奇古怪 霞景 词笔 兵戈抢攘 九战九胜 玉石同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