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20
皓魄当空宝镜升,
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
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
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
更待银河彻底清。
月亮在空中如宝镜般升起,
云间的仙乐静谧无声。
一轮明月把秋色平分,
长长的道路上千里亮堂。
狡猾的兔子只从弦外落下,
妖怪不要在眼前出现。
我希望与你在灵舟上携手,
更期待银河彻底清澈。
李朴,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主要以其诗作在文学史上留名。他的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中秋》创作于中秋佳节,此时月亮最为圆满,象征团圆与思念。诗人借助中秋的明月,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中秋》是李朴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秋天的清幽与宁静。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以“皓魄当空宝镜升”描绘了月亮的明亮,营造了一个清澈明亮的夜空。接着,通过“云间仙籁寂无声”,引入了一种神秘而安详的氛围,似乎月亮在静静地倾听着世间的声音。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两句,进一步加强了月亮的象征意义,月亮不仅仅是秋天的象征,更是光明与希望的化身。后半部分的“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保护,表达了对邪恶与丑陋的拒绝。最后两句“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期待,希冀能与心爱之人共同前行,期待更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朴对中秋佳节的独特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明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团圆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期待。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让读者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诗中“皓魄”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明亮的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灵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生活
C. 过去的回忆
D. 未来的梦想
诗中的“妖蟆”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幸福生活
C. 邪恶与丑陋
D. 自然景观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李朴的《中秋》都以月亮为主题,前者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李朴则更侧重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