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2:5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2:53:54
忆玉岩 其二
秋风燕雀正关关,
忽见篱边菊又斑。
寒雁自知霜露重,
海鸥常伴水云闲。
百年往事丹心里,
千古声名直道间。
此意属公须慷慨,
晚云成雨便归山。
秋风中,燕雀鸣叫得正欢,忽然看到篱笆边的菊花又开了,色彩斑斓。寒雁自知露水和霜寒的分量,海鸥则常常伴随着水面上的云闲游。心中百年的往事铭刻在丹心里,千古的声名流传在世间。这份情意属于你,理应慷慨相待,晚云若成雨,便要归山隐居。
作者介绍:李朴,宋代诗人,生平及创作情况较少有记载,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回忆往事,感慨时光流逝,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怀念。
此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透过燕雀、菊花、寒雁、海鸥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思考。诗的前四句通过对秋风、燕雀、菊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仿佛让人在秋日的阳光下,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孤独。而后四句则转向对往事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重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百年往事”与“千古声名”,不仅是对个人历史的回顾,也是一种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敬仰。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超越了个人的视角,升华到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最后一句“晚云成雨便归山”更是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的归属感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温柔的秋风中,诗人的心灵也在归隐的愿望中找到了安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往事的追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融合了对人情世故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雁”主要象征什么?
A. 思乡
B. 自由
C. 美丽
D. 忍耐
“晚云成雨便归山”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向往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忆玉岩 其二》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