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37:29
戊子正月廿一日雪及半尺
作者: 曹勋 〔宋代〕
晚讶争鸣白项雅,
梅风随夜冷窗纱。
忽惊寒透多年被,
不似潜飞六出花。
历乱已应藏月桂,
糢糊无处认山茶。
朝来多怪寻芳客,
都向东风卖酒家。
傍晚时分,惊讶于白雪纷纷扬扬的美丽,
梅花的清风透过夜晚,冷冷地吹拂着窗纱。
突然感觉寒气透入多年未换的被褥,
这雪花并不像梅花般轻盈地飞舞。
纷乱的雪花,或许已经掩盖了那月桂树,
模糊的视线中,认不清那山茶花。
早晨来临,看到许多寻花的人,
都向东风中的酒家讨酒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细腻的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戊子年正月,正值冬末春初,雪花纷飞,诗人通过描写雪景,表达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同时也传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开篇以“晚讶争鸣白项雅”引入,展现了诗人对雪的惊讶与赞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梅风拂过,冷窗纱透出寒意,诗人通过对比,突显了雪的寒冷与梅花的清香。诗中“忽惊寒透多年被”,则反映了诗人对寒冷的无奈与深切感受,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情绪。
在描绘雪花的形态时,诗人用“六出花”形容雪花的轻盈与美丽,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与美好。而“历乱已应藏月桂,糢糊无处认山茶”,则描绘了雪花覆盖万物后的模糊景象,仿佛一切都被雪掩盖,失去了原有的面貌。最后两句“朝来多怪寻芳客,都向东风卖酒家”,则揭示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寻花问酒的场景,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整首诗用词清新、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冬天雪景的惊叹与对春天的渴望,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互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晚讶争鸣白项雅”意指什么?
A. 对雪的美感到惊讶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梅花的赞美
“不似潜飞六出花”中的“六出花”指的是什么?
A. 梅花
B. 雪花
C. 山茶花
诗人为何提到“寻芳客”?
A. 代表对春天的渴望
B. 描述冬天的寒冷
C. 表达对酒的喜爱
答案: 1. A,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