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0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04:27
瑞鹤仙 将去后坪
作者: 邓嘉缜〔近代〕
天寒山意净。弹指间飞红留下爪印。空桑戒回瞬。况衔香鹿扰,忘机鸥韵。情遥别近。看一树柳烟散暝。最怜他曲磴,重寻换了,前番风景。归稳。犀帷听雪,鹤径吟梅,居然心称。言归又吝。去与住,两难并。争闲云只向长空舒卷,负了柳明花靓。算何如早迓阳春,归心又竞。
在寒冷的天气里,山的意境显得格外清净。指尖一弹间,飞舞的红叶留下了爪印。空荡荡的桑树仿佛在警戒时间的流逝。更何况,衔着香气的鹿儿打搅了这宁静,忘却了机巧的鸥鸟之韵。情感在远离与靠近之间徘徊。看看那一树柳烟在黄昏中散去,最让人怜惜的是那曲折的台阶,重新寻觅,换来了之前的风景。归来后,犀帷听雪,鹤道吟梅,心中竟然称心如意。回归时却又感到遗憾,离去与停留,两者都难以抉择。争取那闲云,唯有向长空舒展、卷起,辜负了柳树的明媚和花的靓丽。怎能不如早早迎接阳春,归心又在激烈竞争。
作者介绍
邓嘉缜(1883-1945),字秋水,号止庵,江苏人,近现代诗人。其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瑞鹤仙 将去后坪》以清新自然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熟虑。开篇以“天寒山意净”引入,映衬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在秋天的红叶和桑树的意象中,诗人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让人深感自然的魅力。随着诗句的发展,情感的波动愈发明显,尤其是“情遥别近”的对比,显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最怜他曲磴”将目光引向了过往的美好,重寻风景的想法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盼。最后的“去与住,两难并”则表现了人生决策的艰难,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归属感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表现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折射出人生的复杂与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天寒山意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寒冷与孤独
B. 宁静与清新
C. 热闹与繁华
“去与住,两难并”是指什么?
A. 选择的困难
B. 生活的单调
C. 对自然的向往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邓嘉缜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前者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展现了壮阔的气势与豪情。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能引发读者的深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