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7:05
《瑞鹤仙》
作者:黄公渚
浮生销短枕。
听霜钟几杵,辛园客醒。
灯光彻灵境。
记云皋飞轪,松峦烟岭。
飘然鹤迥。
厕群仙相逢酩酊。
曳筇枝十里丹枫,仿佛道场山径。
谁分。
乌巾鸾啸,铁笛龙吟,百年俄顷。
灵台迥印。
凭拾取,梦中影。
怅江湖满地,收身何处,惟有仙乡清静。
对丹青说与心期,令人猛省。
这首词描绘了短暂人生的无奈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作者在清霜之夜,听着钟声,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在辛园,灯光透过窗户洒入灵境。回忆起那在云端飞驰的马车与松峦烟岭的美景,心中不禁向往。似乎自己如同一只飘然的仙鹤,与众仙相遇,微醺而乐。在十里丹枫的山径上,仿佛走入了道场。谁能分清,这一切又是多么短暂,犹如乌巾鸾啸,铁笛龙吟,转瞬即逝。灵台的印记清晰可辨,仿佛在梦中拾起过往的影像。面对满江湖的思绪,身在何处,唯有仙乡的清静才让人向往。与丹青对话,表达自己的心愿,令人猛然醒悟。
作者介绍:黄公渚(1875-1945),近现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人生哲理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黄公渚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惑之时,诗人通过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瑞鹤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黄公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篇的“浮生销短枕”引人深思,既点出人生的短暂,又为后文的情感铺垫。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回忆起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与仙人相遇的幻想,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向往。特别是“曳筇枝十里丹枫”的描写,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也暗含着一种隐士生活的理想。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诗人既感受到现实的压迫,又渴望逃入理想的仙乡。在最后,诗人与丹青对话,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灵魂的觉醒,令人深思。这首词不仅展示了黄公渚的诗词才华,更反映了他对生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短暂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作者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浮生”指的是什么?
a) 长久的生命
b) 短暂的人生
c) 美好的时光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a) 冬雪
b) 丹枫
c) 春花
诗中的“仙乡”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宁静的归宿
c) 繁华的城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