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2:18
策杖穿荒圃,登临笑晚风。
无穷秋色蔽晴空。
遥见夕阳江上卷飞蓬。
雁过菰蒲远,山遥梦寐通。
一林枫叶堕愁红。
归去暮烟深处听疏钟。
我手持拐杖走过荒凉的园圃,登高远眺时对晚风微笑。
无尽的秋色遮蔽了晴朗的天空。
远远望见夕阳映照在江面,风卷着飞舞的蓬草。
大雁飞过远处的菰蒲,遥远的山影在梦中相通。
一片树林的枫叶,在秋风中飘落,愁苦的红色。
归去时,傍晚的烟雾深处传来稀疏的钟声。
吕渭老,字无穷,号渭老,南宋诗人,擅长填词,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等。其作品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
本诗创作于秋冬交替之际,诗人以个人的游览体验,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秋色和远山,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的怀念。
《南歌子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策杖穿荒圃,登临笑晚风”描绘了诗人持杖在荒园中游览的情景,呈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态度。此时,诗人面对着无穷的秋色,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孤独与自然的广阔。中间的“遥见夕阳江上卷飞蓬”进一步引入了时间的推移,夕阳的描绘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变化。
接下来的“雁过菰蒲远,山遥梦寐通”则通过描写大雁飞过水边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思乡的情绪。大雁的迁徙和远山的梦境相连,显现出人与自然、时间的交融。最后的“归去暮烟深处听疏钟”则是一种归隐的心情,钟声的稀疏让人感到宁静,也引发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渗透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秋”作为背景,构建出一种凄美而又深邃的意境,令人反思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揭示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诗中“策杖穿荒圃”中的“策杖”指的是什么?
“遥见夕阳江上卷飞蓬”中的“飞蓬”指的是什么?
诗中最后一句“听疏钟”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