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9:00
赠西山老人
生世不把笔,残年惟灌园。
赁舂来并舍,卖画到前村。
勤苦供租税,清贫遗子孙。
从来栖遁志,剩欲与翁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山老人的赞美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诗人一生不曾写作,晚年只是在园中浇灌花木。为了生计,租赁舂米的地方,卖画到前面的村庄。虽然辛苦地供养租税,但仍过着清贫的生活,留给子孙的也只是这种困苦的生活。诗人自始至终都渴望逃避世俗的生活,今天只想和老人谈心。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和深厚的历史感著称,作品形式多样,涉及诸多题材。
《赠西山老人》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心怀壮志而不得施展,故而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对西山老人的赞美,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生活状态与对西山老人的尊敬,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每一句都流露出一种深厚的生活哲学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生世不把笔,残年惟灌园”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再追求文采与名利,而是选择过一种简单的田园生活。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他为了生计而辛劳的状态,体现了清贫的生活带来的无奈与苦涩。
最终,诗人将自己的“栖遁志”与西山老人相联系,展现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情感和思想,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本诗使用了对比手法,强调了“生世不把笔”和“勤苦供租税”的对立,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诗中运用了意象,像“灌园”、“舂米”等,营造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清贫的现实。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失望上,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诗人选择不再写作的原因是什么?
A. 对世俗名利的放下
B. 对写作的厌倦
C. 身体不佳
诗中提到“卖画”,这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处境?
A. 生活富裕
B. 身无分文
C. 依靠才华谋生
“清贫遗子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感到自豪
B. 感到无奈
C. 感到乐观
答案: 1.A 2.C 3.B
陆游的《赠西山老人》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强调了生活的艰辛与对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侧重于与自然的融洽与和谐。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