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1:27
黑龙江去,最堪佩平户忠诚志士。
学启文明先教育,曾道冲君好义。
俄衅初开,潜谋结伴,共奋豪雄气。
荆卿饯别,一时无不垂泪。
回忆六子偕行,炮雨枪林,此事诚何事。
惜与横川同被获,犹说数千吾辈。
慷慨而谈,从容以就,双目何慵蔽。
捐金表爱,一樽清酒须酹。
这首诗描写了黑龙江地区一些忠诚的志士,他们在启蒙教育上做出了贡献,并曾经赞美过冲君的义气。在俄国与日本之间的冲突初起时,他们秘密结盟,共同展现出豪迈的气概。荆卿为他们送别,大家无不泪流满面。回想起六个志士同仗义行走在炮火和枪林中,真是何等的壮烈。惜乎与横川同被俘,但仍然在谈论我们这几千人。尽管如此,大家慷慨激昂,神情从容,双目却不再迷茫。捐出金钱来表达爱意,举起一杯清酒来祭奠。
王陈常,现代诗人,致力于用古典诗词形式表达现代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关注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这首诗创作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对忠诚与义气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上志士们在冲突中的抉择与牺牲的深切追忆。
这首诗通过对忠诚志士的追忆,传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诗人在开头便以“黑龙江去”引入,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地理的广阔和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诗中提到的“学启文明先教育”,表现出对于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重视,暗示着文化的力量在历史变革中的重要性。随着俄国和日本之间的冲突加剧,诗人通过“潜谋结伴,共奋豪雄气”描绘出义士们的团结和勇气,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中的“荆卿饯别,一时无不垂泪”,更是将送别的悲伤与怀念化为一种共鸣,渲染了离别的痛苦与志士们的壮烈。而最后几句则让人不禁反思,尽管历史的悲剧不断重演,志士们的慷慨激昂依然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展现了即使在困境中人们仍能保持的高尚情操和对未来的信念。
黑龙江去,最堪佩平户忠诚志士。
学启文明先教育,曾道冲君好义。
俄衅初开,潜谋结伴,共奋豪雄气。
荆卿饯别,一时无不垂泪。
回忆六子偕行,炮雨枪林,此事诚何事。
惜与横川同被获,犹说数千吾辈。
慷慨而谈,从容以就,双目何慵蔽。
捐金表爱,一樽清酒须酹。
整首诗围绕忠诚、勇气与牺牲展开,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敬仰,反映出在动荡岁月中人们追求理想与信念的坚定决心。
诗中提到的“冲君”代表了什么?
“荆卿饯别”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