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0:13
《念奴娇(赋梅花)》
作者:辛弃疾
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
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春消息。
尚余花品,未忝今古人物。
看取香月堂前,岁寒相对,楚两龚之洁。
自与诗家成一种,不系南昌仙籍。
怕是当年,香山老子,姓白来江国。
谪仙人,字太白还又名白。
这首词不必急于创作梅花的诗句,多少文人骚客都曾写过。
西湖的林处士(指苏轼),却不愿意将风月之情与大家分享。
梅花的疏影斜横,暗香浮动,春天的消息已经传来。
梅花的品性依旧,未曾愧对今古杰出的人物。
请看那香月堂前,岁寒之际,梅花与楚国的两位清白之士相对而立。
我与诗人们自成一体,并不需要南昌的仙人之籍。
想必当年香山的老子,姓白来到江南。
那位谪仙人,字太白,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生于金朝统治时期,后仕于南宋。他的词风豪放、激情澎湃,常反映个人的抱负和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正值南宋衰弱、国难当头之际,他寄情于梅花,借以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对国事的忧虑。
《念奴娇(赋梅花)》是一首充满了情感与意象的词作。开篇即以“未须草草”表明了对写作梅花的谨慎态度,辛弃疾并不急于跟风,而是希望通过梅花来表达更深层的情感。接着,他提到西湖的林处士,暗指苏轼,表现出对前辈的敬仰与对风月的留恋,但同时又流露出一丝遗憾,说明风月之美并未被广泛分享。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将梅花的优雅气质与春天的气息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梅花的坚韧与美丽。后面的部分,诗人将自己与古今名士相提并论,强调了梅花的品性与自己的高洁情操,且表达了自己不依赖名声的独立人格。整首词既有对梅花的赞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形成了一种既清新又沉重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借梅花抒发自己高洁情操,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自我认同,展现了诗人独立的人格和对国事的深切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念奴娇(赋梅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辛弃疾
C. 苏轼
D. 白居易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中,暗香指的是?
A. 杨花的香气
B. 梅花的香气
C. 桃花的香气
D. 栀子花的香气
诗中提到的“楚两龚”是指?
A. 两位文人
B. 两位武将
C. 两位商人
D. 两位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与辛弃疾的《念奴娇(赋梅花)》在描绘梅花时,都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但王安石更侧重于梅花的自然美,而辛弃疾则结合自己的情感与历史文化,形成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意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