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7:49
并硝西去望南屏,但见烟云日日新。山色渐争秋气势,荷花全露晓精神。洗心用此无边绿,处世端能不染尘。惭愧西湖敦夙夜,从今长作境中人。
我从西边的硝烟中出发,朝南屏山望去,只看到日复一日变化的烟云。山的色彩逐渐显露出秋天的气息,荷花在清晨的阳光下完全绽放,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用这种无边的绿色洗净心灵,处世时能做到不受世俗的污染。对此我感到羞愧,因为我在西湖的日夜悠闲中,从今往后我愿意成为这个境界中的人。
朱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朱翌生活在宋代,那个时期文化繁荣,文人墨客层出不穷。
这首诗写于六月的西湖,正值盛夏,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诗中蕴含着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清新自然的向往,表现了他想要通过自然来净化心灵、超脱世俗的愿望。
这首诗以西湖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净化的渴望。首句“并硝西去望南屏”,开篇便以“硝”字引入,展示出诗人对外界纷扰的感知。接着通过“烟云日日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诗中“山色渐争秋气势”,则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变化的美感。
诗人通过“荷花全露晓精神”,传达出一种生命的蓬勃与活力,荷花的盛开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诗中“洗心用此无边绿”则体现了诗人对心灵洗涤的追求,借助自然的力量来超脱世俗的纷扰,表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最后几句“惭愧西湖敦夙夜,从今长作境中人”,则流露出诗人对自我生活状态的反思,他感到在西湖的悠闲生活中有些惭愧,希望能够长久地驻足于这种自然与心灵结合的境地。这种对自然的沉醉与对内心的追求,形成了全诗的核心情感。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烟云日日新”以云雾的变化比喻时间的流逝;“荷花全露”则将荷花拟人化,体现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清净心灵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南屏”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的山
B. 西湖附近的山
C. 诗人的故乡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洗净心灵?
A. 书籍
B. 自然的无边绿
C. 音乐
诗人对西湖的生活感到什么?
A. 高兴
B. 羞愧
C.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