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时间: 2025-05-11 20:08:23

诗句

我初见君诗,谓世无此作。

飘零三十年,文思各衰落。

俱持使者节,恨别还作恶。

未置白玉堂,端须著岩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0:08:23

原文展示

我初见君诗,谓世无此作。
飘零三十年,文思各衰落。
俱持使者节,恨别还作恶。
未置白玉堂,端须著岩壑。

白话文翻译

我第一次看到你的诗,觉得世上再没有这样的作品。
然而,转眼之间已经三十年过去,文思也随之衰退。
我们都手握使者的节令,恨不得因别离而做出不好的事。
还没有建起白玉的堂阁,必须要在岩石和沟壑上生根立足。

注释

  • 使者节:古代用以传递命令的官方信件或使者,象征着官方身份和使命。
  • 白玉堂:象征着高雅的居所与文人理想的栖息地,代表着诗人希望建立的理想状态。
  • 岩壑: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才著称。其诗作多以抒情和议论为主,风格清新,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对友人的思念中产生的,体现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流露出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无情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开头两句以强烈的自我感受引入,表达了对朋友诗才的赞赏,甚至认为世上难有其匹,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转为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三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文思的衰退让诗人感到无奈与失落。诗人在对过去的追忆中,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在艰难的环境中扎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层次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韩元吉在文字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使用意象与情感交织,令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初见君诗,谓世无此作:表达了对朋友诗歌才华的赞美,认为世上难有这样的作品。
  2. 飘零三十年,文思各衰落:感叹时间飞逝,三十年的生活让思维和创作能力逐渐衰退。
  3. 俱持使者节,恨别还作恶: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因分别而生的不快。
  4. 未置白玉堂,端须著岩壑:理想未能实现,必须在现实困境中扎根生存。

修辞手法

  • 对比:开头的赞美与后面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诗人的内心冲突。
  • 象征:白玉堂象征理想生活,而岩壑则代表现实困境,二者形成强烈对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 白玉堂:象征理想、雅致的生活环境,代表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岩壑:代表现实生活的艰辛,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朋友的诗才有何评价?

    • A. 认为普通
    • B. 认为珍贵
    • C. 认为不值一提
  2. 诗中提到的“白玉堂”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家
    • B. 理想生活
    • C. 现实困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赠汪伦》

诗词对比: 杜甫与韩元吉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而韩元吉则更多反映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选读》
  • 《韩元吉年谱与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常引(腊前梅) 太常引 坐积翠阁同吴园次赋 太常引 偶述 太常引 前作结句老字宜去声,而不可易。十六夜友人招饮,因复作一首正之 其二 太常引 太常引 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 太常引 太常引·一杯聊为送征鞍 太常引·故人别我出阳关 太常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覆宗 一片汪洋 糸字旁的字 迸騞 大福 玩日愒月 幺字旁的字 包含柄的词语有哪些 澄源正本 目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有钱使得鬼推磨 谈赏 阶坎 楼阁亭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