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父词十三首

《渔父词十三首》

时间: 2025-05-07 09:54:07

诗句

明月愁人夜未央,篷窗如昼水浪浪。

何处笛,起凄凉。

梅花喷作一天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4:07

原文展示:

渔父词十三首
作者:蒲寿宬 〔宋代〕

明月愁人夜未央,
篷窗如昼水浪浪。
何处笛,起凄凉。
梅花喷作一天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明亮的月光让人感到忧愁,夜还未结束,窗外的波浪似乎在不断起伏。远处传来的笛声令人感到凄凉,梅花在寒霜中盛开,仿佛预示着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氛围。

注释:

字词注释:

  • 愁人:指令人忧愁的人或情境。
  • 夜未央:夜晚还没有结束,形容时光漫长。
  • 篷窗:篷布做的窗户,常见于船上或草舍。
  • 水浪浪:水面起伏的样子,形容波浪。
  • 凄凉:形容悲凉、孤寂的感觉。
  • 喷作:喷洒、喷发。
  • 一天霜:形容梅花在霜雪中盛开的景象。

典故解析: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常用来表达诗人的孤独和志向。古人常借梅花表达对困境的坚持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蒲寿宬,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作品多以山水、渔舟生活为题材,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可能在渔舟之上或是静谧的山水间,受月光和水浪的影响,产生了对孤独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忧愁的氛围。开头的“明月愁人夜未央”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绪的夜晚,月光照耀下的孤舟,显得格外沉重。接下来的“篷窗如昼水浪浪”,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水波荡漾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呼应。水波的起伏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何处笛,起凄凉”一句,笛声的飘渺与凄凉感交织在一起,令人想起离别与孤独。笛声虽美,却更添了几分忧伤,暗示着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最后一句“梅花喷作一天霜”以梅花的坚韧与寒霜的冷酷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的高洁品格。梅花在严寒中绽放,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传递出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孤独夜晚的忧愁与美丽,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愁人夜未央:明亮的月光让人感到忧愁,夜晚似乎还很漫长。
  • 篷窗如昼水浪浪:篷窗透出明亮的光,水面波浪起伏,象征着诗人的内心波动。
  • 何处笛,起凄凉:远处传来的笛声令人感到凄凉,强调孤独的氛围。
  • 梅花喷作一天霜:梅花在寒霜中绽放,象征坚韧与高洁,暗示诗人面对困境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与愁苦相联系,生动地表达了情感。
  • 拟人:笛声被赋予情感,使得孤独感更为深刻。
  • 对仗:运用对仗的形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忧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传达了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光明与希望,同时也带来孤独感。
  • 水浪:象征心情的波动,展示自然的变幻。
  • 笛声:象征遥远的思念与孤独。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表达在逆境中保持理想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明月愁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

  2. “何处笛,起凄凉”中的“笛声”可以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哀伤 C. 友谊

  3. 梅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冷漠 B. 坚韧 C.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写月光下的孤独感,但更具豪放之气;蒲寿宬的作品则显得更加细腻和凄凉。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探讨了对亲人的思念,但蒲寿宬更关注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内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蒲寿宬诗集》

相关查询

题三涧郑氏耕隐所 春日山行杂兴 其四 春日山行杂兴 其三 春日山行杂兴 其二 春日山行杂兴 其一 舟过石门梁安峡 铅山早行 东阳道上 飞鱼港 前缓声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栈香 埋轮破柱 趑趄嗫嚅 病字头的字 攻守同盟 横眉怒视 砚子冢 清疆 饭结尾的成语 豸字旁的字 明文 臣字旁的字 甘瓜苦蒂 私字儿的字 包字头的字 勖以大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