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父

《渔父》

时间: 2025-05-02 13:47:08

诗句

笭箵尽自了生涯,云淡风轻一杖藜。

伐木诗亡交道绝,绵蛮空为尽情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47:08

原文展示:

笭箵尽自了生涯,云淡风轻一杖藜。
伐木诗亡交道绝,绵蛮空为尽情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渔父的生活状态:他不再依赖世俗的繁华,而是随心所欲过着自己的生活;在轻松的云淡风轻中,只携一根拐杖,享受着宁静的日子。然而,随着诗歌的消逝,朋友间的交往也随之断绝,只有那绵长的哀鸣在空中回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笭箵:指竹笛,象征渔父的乐器和生活情调。
  • 杖藜:指用来拄的拐杖,通常用茅草做成,象征着渔父的闲适与自在。
  • 伐木:比喻削弱诗歌的影响力,暗指诗歌的消亡。
  • 绵蛮:多指柔美的声音,常与哀伤的情感相连。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伐木”可以理解为对文人生活的隐喻,意味着在功名利禄的追求中,诗歌的本质和交流的真谛也随之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锡畴(约1090年-1150年),字孟弼,号松溪,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入诗,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作者借渔父的形象,表达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渴望归隐的情感。


诗歌鉴赏:

《渔父》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吴锡畴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端以“笭箵尽自了生涯”揭示渔父已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选择了归隐与自我满足。“云淡风轻一杖藜”则展现了他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身处自然之中,心无旁骛,令人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伐木诗亡交道绝”则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对“伐木”的描写,暗示了诗歌与友谊的消逝,似乎在诉说着人际关系的脆弱。最后一句“绵蛮空为尽情啼”则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渔父的哀鸣不仅是对友谊的怀念,更是对逝去岁月的叹息。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却深邃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它不仅是对渔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笭箵尽自了生涯:渔父放下竹笛,选择了无拘无束的生活。
  2. 云淡风轻一杖藜:描绘了清新的自然环境,渔父携杖,悠游自在。
  3. 伐木诗亡交道绝:隐喻诗歌的消亡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4. 绵蛮空为尽情啼:表示对失去友谊的哀叹和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渔父的生活与云淡风轻的环境相结合,表现他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使得诗歌更加工整动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怀念,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笭箵:象征自由与乐趣。
  • 杖藜:象征简单与自然。
  • 云淡风轻:象征宁静的生活状态。
  • 伐木:象征文化和友谊的消逝。

这些意象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渔父理想生活的画面,以及对现实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杖藜”代表什么? A. 诗歌
    B. 拐杖
    C. 竹笛
    D. 自然

  2. 诗人通过“伐木”表达了什么? A. 诗歌的繁荣
    B. 友谊的消逝
    C. 生活的乐趣
    D. 自然的美好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吴锡畴的《渔父》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吴锡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陶渊明则着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实现。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锡畴作品集》
  • 《诗词入门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寒食雨中 寒食雨中 归自淮右读楚辞有感 归涂春晚 归涂春晚 归涂春晚 观诸园接花果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 古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字旁的字 包含枭的成语 爻字旁的字 楼车 尘毂 包含震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雷轴 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闯南走北 光复旧物 楚囊之情 偷猫盗狗 蒙面丧心 天下鼎沸 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史无前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