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如梦令》

时间: 2025-05-07 18:22:03

诗句

人静重门深亚。

朱阁画帘高挂。

人与月俱圆,月色波光相射。

潇洒。

潇洒。

人月长长今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2:03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人静重门深亚。
朱阁画帘高挂。
人与月俱圆,
月色波光相射。
潇洒。潇洒。
人月长长今夜。

白话文翻译:

在宁静的夜晚,深深的门内,
红色的阁楼上挂着画帘。
人在此时与明月相互辉映,
月光波光粼粼,交相辉映。
一切都显得如此潇洒。
今夜人和月都是那么长久。

注释:

  • 重门深亚:重重的门,深深的院落,形容环境宁静。
  • 朱阁:红色的楼阁,象征华美与典雅。
  • 画帘:装饰性的帘子,增添了美感。
  • 人与月俱圆:人和月亮同样圆满,象征团圆。
  • 波光相射:月光照射在水面上形成的波光,形象生动。
  • 潇洒:形容轻松自在、潇洒自如的状态。

典故解析:

在中国文学中,月亮常常作为团圆和思念的象征,尤其在中秋时节,诗人借用“月”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人间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伸,宋代词人,活跃于南宋时期,其诗词以清新优雅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作者可能是在思念亲人或朋友,借助月光描绘心中情感。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表现了夜色的静谧与人心的恬淡。词中描绘的环境,朱阁与画帘的搭配,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华丽的氛围。人与月的圆满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人际关系的美好向往。特别是“月色波光相射”,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隐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潇洒一词的重复,强调了这种轻松自在的状态,给人以愉悦的感受。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带来的思考与感悟,让人沉浸在那份宁静与美好之中。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人静重门深亚”:人们都已入睡,夜晚的重门显得格外深邃。
    2. “朱阁画帘高挂”:红色的阁楼上悬挂着精美的帘子,增添了几分雅致。
    3. “人与月俱圆”:此时人与明月都显得圆满,暗示着团聚与和谐。
    4. “月色波光相射”:月光照耀在水面,形成波光粼粼的景象。
    5. “潇洒。潇洒。”:强调一种洒脱、自在的状态。
    6. “人月长长今夜”:今夜的宁静与美好,让人和月亮的情感得以延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与人相提并论,表现出人月合一的和谐美。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团圆的期盼,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团圆、思念与自然之美。
    • 朱阁:代表华美与温馨的居所,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地方。
    • 画帘:象征着生活的雅致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阁”指什么? A. 红色的楼阁
    B. 白色的墙壁
    C. 绿色的植物
    D. 蓝色的天空

  2. “人与月俱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思念与团圆
    C. 忧伤
    D. 喜悦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蔡伸的《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同名词作在主题上都有对夜晚宁静的描绘,但李清照的词更偏向于表达女性的细腻情感与思念,而蔡伸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查询

忆吹箫慢/凤凰台上忆吹箫 忆余杭 挽汪静仪颍州考功刘公勇如,君没于淮 忆余杭 雨篷与亚君夜话 忆余杭 听新声垂泪 忆真妃 鹧鸪 忆真妃 忆真妃 题墨梅 忆真妃 忆真妃 吊周湘云女史 秋宵吟 秋气益深,水乡沉寂,读六禾词,感音重寄,叠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括的成语 豸字旁的字 沤沫槿艳 私字儿的字 大才榱槃 奸事 施主 耂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面朋口友 柔肠粉泪 本队 建之底的字 如获石田 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堂宇 工夫不负有心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