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4:08
齐天乐 送马德昌
作者: 张伯淳 〔元代〕
人生南北如歧路,相逢自怜不早。
倾盖班荆,分灯并壁,吟卷笔床茶灶。
交情古道。怕催诏连翩,好风吹到。
聚久别难,砌蛩那更碎怀抱。
临行谁劝驻马,待将尘土事,妨我吟啸。
小住虽佳,还堪就否,催得云帆缥缈。
官梅正好。比前度孤山,剩开多少。
两处心旌,倚楼同晚照。
人生的旅途就像南北两条岔路,能相逢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在这里,我们共倾盖而坐,分享灯下的温暖,吟诗论道,品茶烹灶。
我们的情谊已经很深厚,但又怕被催促而匆匆离去,愿好风能送来好消息。
聚会久了,别离的难舍,像石阶上的蝉声一样,让人更加心痛。
临行时,谁能劝我停下马来?等着处理一些尘世琐事,妨碍我舒畅吟唱。
虽然小住几日是美好的,但是否还能再停留?好像云帆随风飘渺。
官梅正好,和之前在孤山时相比,盛开了多少。
两地的心思,都在楼上共赏晚霞。
作者介绍:
张伯淳,元代诗人,生于元代中期,以词为主,兼擅诗文。他的作品多描写友谊、离别等主题,情感真挚而细腻。
创作背景:
《齐天乐 送马德昌》是在朋友离别之际写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伤。马德昌可能是张伯淳的友人,此词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齐天乐 送马德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词,张伯淳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惆怅。开篇以“人生南北如歧路”引入,形象地比喻人生的选择与相遇的难得,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相逢难得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倾盖班荆”和“分灯并壁”描绘了与友人相处的温馨场景,表达了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交情古道”中,诗人不仅强调了与友人的长久交情,更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随着诗歌的推进,离别的愁绪愈加明显,尤其是“临行谁劝驻马”,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抗拒与对往事的怀念。最后,“两处心旌,倚楼同晚照”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也让人感受到即使身处两地,心灵的共鸣依然存在。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与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友谊的回忆与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珍贵友谊的珍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接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倾盖班荆”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离别的伤感
B. 友情的亲密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B
填空题:诗中“人生南北如__”中填入适当词语。
答案: 歧路
判断题:诗人对离别的情感是积极的。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