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4:27
送益上人南归
王立道 〔明代〕
苦行不求知,清吟祗自怡。
来寻白马寺,去作紫衣师。
弟子邀升座,山人觅赠诗。
还思渡杯处,明月满须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僧人的送别情感。诗中提到,苦行僧不求名利,只在清吟中自得其乐。他来白马寺寻求静谧,去之后将成为一位身着紫衣的高僧。弟子们邀请他坐上高座,而这位山人则希望能留下几首诗作作为赠送。最后,诗人还回忆起在渡杯之处的情景,明月照耀着须弥山,令人感慨不已。
作者介绍:王立道是明代的诗人,以作品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多以禅宗思想为核心,善于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立道送别一位高僧之时,反映了他对高人风范的敬仰以及对离别的感慨。在当时宗教盛行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追求与理解。
《送益上人南归》是一首充满禅意的送别诗。全诗以“苦行”开篇,展现了高僧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而“清吟”则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绘高僧的归途,反映出对其信仰与修道生活的尊重。
接着,诗人提到白马寺,这不仅是对高僧修行地的描述,更暗含了对宗教文化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紫衣师”,则象征着高尚与智慧,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高僧的崇敬之情。
“弟子邀升座,山人觅赠诗”一句,展现了高僧在弟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反映出人际之间的温情与文化传承。最后一句“还思渡杯处,明月满须弥”则在景物描写中寄托了思念与祝福,明月与须弥山的意象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整首诗不仅有对高僧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是一幅充满哲理的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马寺”是指什么?
A. 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
B. 一处风景名胜
C. 一位高僧的住所
诗中“紫衣师”指的是?
A. 一位普通僧人
B. 一位高僧
C. 诗人自己
“明月满须弥”中的“须弥”是指?
A. 一种植物
B. 佛教中的圣山
C. 一种饮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友人》中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但更侧重于友谊的温情与人生的感慨;而王立道的《送益上人南归》则更加注重于宗教和修行的主题,展现了对高僧的崇敬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