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7:02
欲黄昏梅梢月明,动离愁酒阑人静。
则被他檐铁声寒,翠被难温,致令得倦客伤情。
听山城,又起更,角声幽韵,想他绣帏中和我一般孤另。
傍晚时分,梅树梢头月光明亮,离别的忧愁在酒阑前愈发显得沉重,周围静悄悄的。屋檐下的铁声冷冷刺骨,翠被也无法温暖我,这让疲惫的客人倍感伤感。听见山城中再次敲响更鼓,悠扬的角声传来,想起她在绣帏之中,和我一样孤独。
本诗使用了“梅”与“月”这两个典型意象,它们在古诗词中常常与孤独、离愁相联系。梅花在严寒中盛开,象征坚韧与寒冷的美;月光则常代表思念与希望。诗中提到的“角声”与“更声”也常在古代诗词中用来体现时间的流逝和人的孤寂。
景元启,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丽而感伤,擅长描绘孤独与离愁的情感。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之时,诗人可能经历了离别与流浪,内心充满了对故土与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成为诗中最主要的主题。
《上小楼 客情》是一首充满离愁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孤独旅人的内心世界。从“欲黄昏梅梢月明”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氛围,梅花与明月的结合,不仅映衬了环境的美丽,更加深了离愁的情绪。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酒阑人静”表达了在愁绪中的无奈与沉重,酒虽能暂时麻痹痛苦,但最终难以抵挡那份离愁。
“檐铁声寒”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将孤独感进一步放大,铁声的冷酷与房屋内的温暖形成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失落。诗中“翠被难温”则表现出一种渴望与无奈,表面上的温暖无法消除心中的寒意。
在结尾部分“想他绣帏中和我一般孤另”,诗人通过想象中的对方,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主题。两者的孤独在时空的重叠中交融,形成了一种共鸣,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离愁”展开,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中提到的“梅梢”象征什么?
“倦客”指的是谁?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景元启的《上小楼 客情》,同时也能够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