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琵琶仙 秋日沉香亭泛舟,用白石均

《琵琶仙 秋日沉香亭泛舟,用白石均》

时间: 2025-04-30 18:38:56

诗句

秋水生时,画船在、十亩荷花荷叶。

双桨空翠寒香,篷窗自幽绝。

听坐客、横吹小笛,未应怕、远山啼鴂。

柳暝风疏,云开月上,清兴谁说。

十年梦,分付湖山,叹清景都非旧时节。

曾把短箫吹彻,送三春榆荚。

吟思乱,桥阴小泊,剩半湖、月色如雪。

况更人去秋深,渭城相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8:56

原文展示

秋水生时,画船在十亩荷花荷叶。双桨空翠寒香,篷窗自幽绝。听坐客横吹小笛,未应怕远山啼鴂。柳暝风疏,云开月上,清兴谁说。十年梦,分付湖山,叹清景都非旧时节。曾把短箫吹彻,送三春榆荚。吟思乱,桥阴小泊,剩半湖月色如雪。况更人去秋深,渭城相别。

白话文翻译

在秋水荡漾的时节,画船轻轻地驶入十亩的荷花荷叶间。双桨轻轻划动,带来清冷的香气,篷窗内的宁静显得格外幽绝。我听到坐在船上的客人吹奏小笛,似乎并不惧怕远处山中的啼鸟。柳树在微暗的黄昏中摇曳,稀疏的风吹动着,云层散开,明月升起,谁来谈论这种清兴呢?十年的梦境,化作对湖山的寄托,叹息这清丽的景色已不如往昔。曾经我用短箫吹送春天的榆树花荚,如今吟思纷乱,停泊在桥阴下,剩下的半湖月色洁白如雪。更何况人已去,秋意渐浓,渭城分别的场景。

注释

  • 秋水生时:秋天的水面波光荡漾,生机盎然。
  • 十亩荷花荷叶:形容荷花和荷叶覆盖的广阔水面。
  • 双桨空翠寒香:双桨轻轻划水,带来荷花的清香,空气中充满了清冷的气息。
  • 柳暝风疏:柳树在黄昏的微暗中,风轻轻吹拂。
  • 清兴:清雅的兴致。
  • 三春榆荚:指春天的榆树花荚,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新河,现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天,诗人在沉香亭泛舟时,感受到秋日的宁静与美丽,借此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琵琶仙》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场景。诗人在画船上游览十亩荷塘,双桨轻划,带着幽香的秋水,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梦幻的境界。诗的开头便引人入胜,秋水与荷花的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清新而静谧的美感。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引出了内心情感的波动。坐客吹笛声中,远山啼鸟的声音似乎在提醒着诗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使得这份宁静中透出几分思索的深邃。诗人在自我反思中,感叹十年的梦境已然成为往事,清丽的景色再也无法与旧时相比。

诗中“月色如雪”的意象,既表现了秋夜的清冷,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最后一句“况更人去秋深,渭城相别”,将诗人心中的离愁别绪推向高潮,深刻地表达出对朋友或过往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交融,展示了秋日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水生时:描绘秋天的水面,生机勃勃。
  2. 画船在十亩荷花荷叶:船只在广阔的荷塘中轻盈移动,画面美丽。
  3. 双桨空翠寒香:划水的双桨带来清香,空气中透出寒意。
  4. 篷窗自幽绝:船内的静谧氛围,显得格外孤独。
  5. 听坐客横吹小笛:听到旁边的客人悠然自得地吹笛。
  6. 未应怕远山啼鴂:似乎不再害怕远处山中啼叫的鸟声。
  7. 柳暝风疏:黄昏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带来宁静感。
  8. 云开月上,清兴谁说:云层散开,明月高挂,清雅的兴致无人诉说。
  9. 十年梦,分付湖山:十年的梦境如湖山般寄托了情感。
  10. 叹清景都非旧时节:感叹如今的清景再也无法与往日相比。
  11. 曾把短箫吹彻:曾用短箫送走春天的美好。
  12. 吟思乱,桥阴小泊:思绪纷乱,停靠在桥阴下。
  13. 剩半湖月色如雪:湖中的月色如雪般洁白,寓意孤独。
  14. 况更人去秋深,渭城相别:更何况人已离去,秋意渐浓,渭城的分别情景。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旧时节”与“如今”,突显时间的无情。
  • 意象:荷花、月色、秋水等意象交织,营造出诗的氛围。
  • 拟人:将柳树与风形象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水:象征着清新与宁静,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
  2. 荷花:代表着美好与纯洁,带来生机。
  3. 月色:象征孤独与思念,营造静谧的氛围。
  4. 柳树:象征柔美与无常,映射出诗人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是: A. 春天的山花
    B. 夏天的绿树
    C. 秋天的荷塘
    D. 冬天的雪景

  2. “月色如雪”主要表达了: A. 明亮的光线
    B. 孤独的情感
    C. 寒冷的天气
    D. 温暖的回忆

  3.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春天的向往
    B. 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友谊的赞美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描绘夜晚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岁月的无情。

诗词对比

  • 《琵琶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但《琵琶仙》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反思,而《如梦令》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和对爱情的追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现代诗歌理论与实践》
  3.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晓发齐州道中二首 雨中独酌二首 其二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韩公 望州坡 又和 别圣俞 斋宫感事寄原甫学士 看花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故步自画 前呼后应 讲武城 模山范水 绞丝旁的字 步行街 赀计 坡跟 一哄而散 彑字旁的字 克敌弩 皮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宾餞日月 包含骢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