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1:13
江城子 为陆丹林题香宋老人乡居诗卷
作者:龙榆生 〔近代〕
英年抗疏老疏狂。采幽芳。入诗囊。对客挥毫,醉墨看淋浪。
词翰略参坡谷意,惊倒峡,下瞿塘。人日草堂寄篇章。
语周详。意徊徨。报道兵尘,不到郑公乡。
一自飞仙归去后,谁更为,发幽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年轻时的洒脱与狂放。他在幽静的环境中采撷花香,将其写入诗中,面对客人时挥毫泼墨,沉醉于墨汁的洒落。
诗的风格略有李白、杜甫之意,仿佛惊动了峡谷,影响了瞿塘的美景。在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之际,他在草堂中寄写篇章,字句清晰,意境却又迷惘。他提到战火的尘埃,却未能到达郑公的故乡。
自从飞仙回归后,又有谁能发出那幽雅的光芒呢?
龙榆生,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时期,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风格多变,兼具古典与现代。
作者在乡村居住,得以静心创作,借用香宋老人的诗卷作为灵感,表达对乡居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思考。
《江城子 为陆丹林题香宋老人乡居诗卷》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作,龙榆生通过个人的独特视角,描绘了乡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在诗中,作者以“英年抗疏”开篇,便展现出一种对尘世的反叛与不羁之态。这种洒脱不仅体现在诗人的创作中,更是他对生活的态度,他在自然中汲取灵感,采撷花香,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对客挥毫,醉墨看淋浪”,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赏自然的情景,充满了诗意的交融与共鸣。对于李白与杜甫风格的借鉴,表明了作者对古典诗词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体现出他对自我风格的独立追求。
在描写人日草堂时,字句的清晰与模糊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思索。他虽然身处战火纷飞的时代,但依然向往那份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最终归结为对光明与幽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与情感的流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居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隐逸思想。
诗中提到的人日是什么节日?
“醉墨看淋浪”中,“醉墨”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郑公乡”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