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9:47
江城子 龙阳观冬至作
尹志平 〔元代〕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冬至过后,阴气消散,阳气开始生发,暗中孕育着新的生命,雪花轻轻飘落。冬天严寒,河流海洋都结上了厚厚的冰层。阴阳二气周而复始、无处不在,阳气充足,如龙飞升。回归本性,灵魂明亮,穿越天庭,进入无形的境界。反复探究天机,月华的升降都显得清明。最终夺得了天地之间的真实造化,功德圆满,前往蓬莱仙境。
尹志平,元代诗人,生于南宋末年,擅长诗词,尤其在抒情和哲理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常体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江城子 龙阳观冬至作》创作于冬至时节,表现了冬至这一节气带来的自然变化与内心感悟。诗人通过对阴阳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至这一自然现象,深刻探讨了阴阳变化与生命的关系。开篇即以六阴消散、一阳生为引子,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机的萌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雪花轻”、“河海结层冰”,不仅描绘了冬日的冷峻景象,也暗示着生命在严寒中的潜伏与等待。接下来的“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则将自然规律与哲理相结合,展现了阳光渐强所带来的希望与重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严寒的孤寂逐渐转向对新生的向往,犹如冬去春来的必然规律,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生命观。尤其在最后两句中,提到“功行满,赴蓬瀛”,不仅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暗示着人们在经历生命起伏之后,对真理与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以冬至为背景,表达了生命的重生与希望。通过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六阴消尽一阳生”中的“一阳”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蓬瀛”象征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是?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尹志平的《江城子》更侧重于自然与生命的哲理,而李白与王之涣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