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1:39
侬久离怖畏,佛亦生欢喜。
却看丈六身,僬侥国人尔。
我长久以来离开故乡,心中感到恐惧和忧虑,连佛也显得欢喜。
然而再回头看,那高大的佛像,似乎是个瘦弱的国人罢了。
“丈六身”是佛教中对释迦牟尼的形象描绘,象征着高大和庄严。古代文学中常用佛像来表达一种超然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而“僬侥国人”则暗示一种对故乡人们的感慨,可能是对人情冷漠或生活困苦的隐喻。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峻采,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自然的思考,风格上兼具豪放与细腻。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因离乡背井而感到孤独与恐惧,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南山感旧 其七》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慨。开篇即以“侬久离怖畏”引入,突显了长时间离开故乡的恐惧和不安。这种情感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暗示离开带来的孤独和彷徨。
接下来提到“佛亦生欢喜”,这是对信仰的一种反思,似乎在说即使是超然的佛教也无法改变世人的苦难。这一对比加强了诗中情感的深度,使得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惑更加明显。
最后一句“却看丈六身,僬侥国人尔”,通过对佛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人的关注与关怀。丈六身的高大与僬侥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心中对理想与现实的叹息。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浓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侬”指代的是谁?
A. 我
B. 你
C. 他
“丈六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高大庄严的佛像
B. 瘦弱的人
C. 生活的艰辛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喜
B. 感伤与怀念
C. 怒愤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刘克庄的《南山感旧 其七》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怀的抒发。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背景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