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26
夙昔潘郎说孟公,讲闻久矣匪匆匆。
君豪不忝十才子,吾老真成一秃翁。
谢事安能謄妙墨,辍耕犹可和高风。
画帘寂寂蒲鞭子,应许澹台至室中。
早在以前,潘郎就提到过孟公的事,听说这事已经很久了,然而并不急促。
你才华横溢,不负十位才子之名,而我却老了,真成了一个光头的老人。
辞去官职怎能写出好字,停止耕作也可以和那高风相应。
画帘静悄悄,蒲鞭轻轻敲打,应该是澹台君要来我室中。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天池,宋代词人,诗人,代表了南宋时期的文人风范。他的诗词风格清新俊逸,常表达对人生、政治的感慨。
这首诗是在刘克庄晚年写的,表达了他对自己年老色衰、辞官后的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高洁风范的向往。
这首《答陈莆田投赠二首》展现了刘克庄对老年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以“夙昔潘郎说孟公”引入,显示出作者与友人间的交往历史,彰显出历史的厚重感。接着,诗中自嘲“吾老真成一秃翁”,不仅表达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也隐含着对过往青春的怀念。通过对比“君豪不忝十才子”,突出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使整个诗歌充满了温情。
在“谢事安能謄妙墨,辍耕犹可和高风”中,作者表达了辞官后对高风亮节的追求,尽管辞去官职,也不忘追求诗词的美好,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德。最后一句“应许澹台至室中”,意指期待高洁的友人来访,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高洁情操的追求。通过对自身衰老的自嘲与对友谊的期待,展现了人生态度的豁达与从容。
诗中提到的“十才子”象征什么?
A. 年轻的才子
B. 历史上十位著名的才子
C. 诗人的朋友
D. 办公室的同事
“吾老真成一秃翁”中,诗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夸张
诗中提到的“澹台”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孟尝君
B. 潘阆
C. 澹台灭明
D. 刘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