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行次莺脰湖

《行次莺脰湖》

时间: 2025-04-26 23:03:53

诗句

震泽匆匆过,胥塘渐渐来。

风高多罨岸,船侧屡翻杯。

积草摊渔网,疎林聚客桅。

景逢宜急写,句过恐难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3:53

原文展示:

震泽匆匆过,胥塘渐渐来。
风高多罨岸,船侧屡翻杯。
积草摊渔网,疎林聚客桅。
景逢宜急写,句过恐难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水乡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描写了震泽水面波光粼粼,船只匆匆驶过;接着,随着船只的行进,胥塘的景色渐渐展现在眼前。风高浪急,岸边的芦苇摇曳,船在风浪中摇晃,杯子屡次翻倒。接下来,诗中提到积草的地方,渔网摊开在岸边,稀疏的树林中聚集着来往的客船。最后,作者感慨此情此景值得及时记录,但又担心句子写得过于匆忙,不够精致。

注释:

字词注释:

  • 震泽:指震泽湖,位于今江苏省,是水乡风光的代表。
  • 胥塘:胥塘是湖泊或水渠的名字,特指水面宽广的地方。
  • 罨岸:罨,意为遮挡;罨岸即被芦苇等植物遮挡的岸边。
  • :多次,频繁的意思。
  • 积草:岸边堆积的草,通常用于捕鱼或者作饵。
  • 疎林:稀疏的树林,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感受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是宋代诗人,生于文学氛围浓厚的时代,他的诗歌多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水乡时,正值春夏之交,景色宜人,诗人在船上游览,感受到水乡的美丽与宁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风光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开篇通过“震泽匆匆过”引入,迅速带读者进入了一个动态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急促的行程感。接下来的“胥塘渐渐来”则展现了景色的渐变,给人一种进入新环境的期待感。

诗中描绘了风高浪急的状态,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力量,也暗示了诗人在船上游览时的紧张与刺激。而“船侧屡翻杯”这句,既是对船上情景的写实,也通过“翻杯”传递出一种轻松的饮酒氛围,体现了诗人的洒脱。

“积草摊渔网,疎林聚客桅”则在描绘景物时,渔网与客船的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生活气息浓厚的场景。最后,“景逢宜急写,句过恐难裁”则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创作的自我反思,强调了捕捉瞬间美景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创作质量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水乡的宁静之美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震泽匆匆过:描绘船只在震泽上急速经过的情景,突出水乡的流动感。
  2. 胥塘渐渐来:随着行程的推进,胥塘的美景逐渐显现,展现了自然的变化。
  3. 风高多罨岸:高风吹拂,岸边芦苇摇曳,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气息。
  4. 船侧屡翻杯:船在波浪中摇晃,酒杯不断翻倒,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性。
  5. 积草摊渔网:岸边的渔网和草堆,展现了渔民的生活场景。
  6. 疎林聚客桅:稀疏的树林中有客船停靠,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7. 景逢宜急写:景色美好,值得快速记录,传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8. 句过恐难裁:写作时担心表达不够精炼,反映了诗人的自我要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暗含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 拟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水乡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创作的思考,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震泽:象征着广阔与流动,代表水乡的生机。
  • 胥塘:象征着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
  • 罨岸:代表着自然的保护与生机。
  • 渔网:象征着劳动与生活的结合。
  • 客桅:象征着出行与交流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震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泊
    B. 江河
    C. 山脉

  2. 诗中“船侧屡翻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紧张
    B. 轻松愉快
    C. 忧伤

  3. 诗的最后一句“句过恐难裁”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写作的自信
    C. 对创作的担忧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对比,张镃的《行次莺脰湖》侧重于描绘静谧的水乡风光,而李白则更强调行程的急促与激情。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信草 林天孙自漳州来见访,天孙乃黄石斋先生弟子,时黄先生被逮 古意 古意 下滩 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忆秦娥·杨花 秋凉闻寇 其二 忆洛 麻姑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结尾的成语 和服 虫字旁的字 轻怜痛惜 神飞色动 重床迭屋 风平浪静 血字旁的字 驿卒 记仇 千人一面 斤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勇往直前 夕字旁的字 绿结尾的成语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