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8:25
征妇词十首
作者:刘克庄 〔宋代〕
诗云王赫怒,吏说相宣威。
假使从公旦,三年便衮归。
这首诗描绘了征妇的情景,诗中提到王赫的愤怒,官员们则在传达他的威严。即使我愿意跟随公旦,也要等三年才能返回。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晚号天柱,是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诗,作品风格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征人入伍的背景下,反映了战争对家庭的影响,尤其是对妇女的影响。战争使得许多家庭破碎,征妇的心情复杂,既有对丈夫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的无奈。
《征妇词十首》通过对征人出征的描绘,展现了征妇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就以“王赫怒”引入,给人一种紧迫感,传达了国家动荡的状态。接着,官吏的威严又暗示了征兵的强制性,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诗中提到的“假使从公旦”,表现了妇人的无奈与对理想归宿的渴望。即使愿意随公旦而去,也需等待三年,突出时间的漫长与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家庭破碎的深切关注。刘克庄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平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展现征妇的心理状态,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战争对个体命运的深远影响。
王赫怒的表现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国家动荡
B. 妇女的思念
C. 个人的愤怒
吏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传达威严
B. 表达感情
C. 描绘景象
“假使从公旦”中的“公旦”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周公旦
C. 不明确
可以与同时期的词作进行对比,如辛弃疾的《破阵子》,同样表现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家国的情感,但辛弃疾的词更多表现出豪情壮志,而刘克庄的《征妇词》则更加细腻,专注于个体的苦痛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