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8:55
日上西嵌,叙泸晴光,凉透江帆。千里苍岩。翠琅玕绕,天水宕目都蓝。丹黛能事毕,风倏起松影全芟。万个遥疑,渭川几疗宋官馋。涛声自排沸绿,催数点疏雨,斜爇青衫。晓月微巉。乱筛香雾,吴榜泻秋犹瀺。零露何寂历,幽禅定云妥烟衫。唤笑可,裁二竿,便不凡。
太阳高悬在西边,洒下泸江的晴光,凉风透过江帆。遥望千里苍山,翠绿的琅玕环绕,天水相接一片蔚蓝。丹青与黛色的画卷已完成,风骤然起,松影随之摇曳。万千疑虑在遥远处浮现,渭川的景致是否能解宋代官员的贪欲?涛声激荡着绿色的水面,催促着几点稀疏的细雨,斜阳映照着青衫。清晨的月色微微高悬,香雾弥漫,吴地的船舶在秋水中依然游荡。零露何其寂静,幽静的禅意定在云烟之间。唤起微笑,裁剪二杆竹子,便显得非凡。
沈轶刘,近代诗人,生于四川,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其作品常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蜀溪春》创作于沈轶刘对蜀地自然景观的游历与感悟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挚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蜀溪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的诗作,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诗中通过描写蜀地的春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思索。开头的“日上西嵌”描绘了阳光洒在江面上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随后的“凉透江帆”则传达出春日的凉爽,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
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如“千里苍岩”、“翠琅玕绕”等,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蜀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涛声自排沸绿”的描写,赋予了诗句动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诗人还借用渭川的意象,反映出人情世故的复杂,似乎在提示人们在美好自然面前,世俗的贪欲显得何其渺小。
最后,诗人在“唤笑可,裁二竿”中,似乎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蕴含着一种超然的心境。这种对简约而非凡的追求,使得整首诗更具哲理,给人以深思。总体而言,《蜀溪春》不仅是对自然的歌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整首诗歌主旨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与超然境界的向往。
诗中“日上西嵌”在描绘什么?
“涛声自排沸绿”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中提到的“吴榜”指的是什么?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沈轶刘的《蜀溪春》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杜甫则在历史与人情的沉重上更为突出。两者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