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4:24
可怜消受昨宵风,又立尽今宵冷雨。
知君不肯便轻来,更不管有人最苦。
短书又附。料得明宵又负。
明宵纵负我仍来,共路树悄然尔汝。
可怜我昨晚承受了风的侵袭,今晚又要忍受冷雨的洗礼。
我知道你不肯轻易前来,根本不在乎还有人在受苦。
我又附上短短的书信,猜想明晚你仍会辜负我。
即使明晚辜负我,你还是会来,我们在树荫下静静相对。
作者介绍:陈永正,现当代诗人,作品常带有情感的细腻表达。他的诗歌往往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秋季的夜晚,诗人可能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对情感的渴望,借用自然的风雨描绘内心的苦闷与期待。
《锯解令》通过对风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情感的渴望。诗中的“昨宵风”和“今宵冷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投射,象征着诗人所经历的波折与不易。诗人的爱意似乎并未得到回应,这种失落与期待交织,令人心生怜惜。
诗中提到“知君不肯便轻来”,暗示了对方的冷漠与自己的苦楚,情感的单方面付出让人感到无奈。尽管如此,诗人依然抱有一丝希望,期待明日的重聚,即使明晚依旧失望,心中仍然留存着对彼此的期盼。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使得诗的主题更加深刻,读来令人唏嘘不已,展现了传统诗词的韵味与现代情感的结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期待与失落展开,展现了对情感的渴望与内心的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昨宵风”与“今宵冷雨”象征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在哪一句?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永正的《锯解令》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对情感的渴望,但李白更倾向于通过酒的豪放来解忧,而陈永正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来表现内心的挣扎。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锯解令》,从而对诗歌的情感与意象有更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