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5:30
令君葬说其传远,一字真堪直一缣。
惜似辨材藏禊帖,爱如房相笔楞严。
略疏脱误烦重校,尽扣精微恐不廉。
欲卜寝丘何处是,凭高试为指东崦。
这位君子的葬礼,传说可以流传很远,
一句话真值得写在绢帛上。
可惜像是辨别材质藏于祭祀的帖子,
爱如房相的笔法,严谨如楞严经。
略微疏忽就会出错,烦恼重复校对,
完全把微妙之处都扣紧,恐怕不够廉洁。
想要占卜葬身何处,
不妨高高在上指向东边的山岗。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于金朝灭宋之前,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刘克庄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尤其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借葬礼的主题表达对人生和死亡的思考,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邹莆田见传葬书》是一首凝练而富有哲理的诗。全诗通过对葬礼的描写,引发了对生命、传承和名声的深思。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葬礼的传说与文字的重要性,暗示了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第二联以“辨材藏禊帖”比喻对文字的珍视,表现出对细节的关注,进一步探讨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在第三联中,诗人表达了对完美追求的矛盾心理,反复校对的烦恼与对精微之处的追求,体现了对自我要求的严格与对社会道德的思考。最后两句则通过对理想葬地的探索,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文化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展现了刘克庄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独特视角。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生命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同时反映了刘克庄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对文化价值的珍视。
诗中提到“缣”,它代表什么?
“爱如房相笔楞严”中的“房相”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答案:
可以将刘克庄的《邹莆田见传葬书》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刘克庄的作品更着重于文化的传承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饮酒之辞表达对人生的洒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