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21
《浪淘沙(素馨)》
作者:刘克庄
目力已茫茫。缝菊为囊。
论衡何必帐中藏。
却爱素馨清鼻观,
采伴禅床。
风露送新凉。
山麝开房。
旋吹银烛闭华堂。
无奈纱厨遮不住,
一地闻香。
眼前的景象已变得模糊。
用菊花缝制成的囊包。
讨论这些何必藏在帐内呢?
我却喜爱素馨的清香,
在禅床旁采摘。
微风和露水带来新的凉爽。
山麝已经开房。
轻轻吹动的银烛让华堂闭合。
然而,纱厨遮不住,
满地都弥漫着香气。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青歌,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常通过写作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借花香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宁静的渴望。
《浪淘沙(素馨)》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词作。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透出一种闲适与淡泊的情怀。诗中的“目力已茫茫”带出一种迷惘和对生活的思考,紧接着用“缝菊为囊”描写出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态度,暗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接下来的“论衡何必帐中藏”更是传达了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虚伪的拒绝。诗人对“素馨”的喜爱,体现出他对清新、自然生活的向往,暗示着一种禅意的生活哲学。
“风露送新凉”描绘出了一种凉爽的环境,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同时也象征着内心的清静。最后两句通过“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传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尽管环境有障碍,但那种香气依然弥漫,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真谛总能透过外在的阻隔而显现。整首诗在简约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内心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与对真实情感的渴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渗透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素馨”指的是什么?
“目力已茫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刘克庄的自然描写与苏轼的豪放风格,前者注重细腻情感,后者则展现出一种豪放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