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43
病酒厌厌与睡宜。
珠帘罗幕卷银泥。
风来绿树花含笑,
恨入西楼月敛眉。
惊瘦尽,怨归迟。
休将桐叶更题诗。
不知桥下无情水,
流到天涯是几时。
我因病酒而厌倦,正好想入睡。
珠帘和罗幕卷起,似乎沾满了银泥。
微风吹来,绿树开花,仿佛在含笑,
可是我的心中却因恨而凝重,西楼的月光也收敛了眉头。
我因忧愁而消瘦,怨念归来又迟。
不要再用桐叶来题诗了。
不知道桥下的无情水,
流到天涯需要多少时光。
蔡楠,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蕴含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鹧鸪天》创作于诗人遭遇病痛之时,心情孤独且忧伤。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的“病酒厌厌与睡宜”,直接点出诗人因病痛而生的厌倦情绪,展现出一种愁苦的心境。接下来的描写中,珠帘、罗幕、绿树、花朵等意象交织,构建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然而在这美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恨入西楼月敛眉”一句,利用月亮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月亮的黯淡反映了诗人心中的愁苦。后面的“惊瘦尽,怨归迟”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显示出对离散与时流的无奈和怨恨。最后,诗人以“桥下无情水”作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整首词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对比,外在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深刻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珠帘”和“罗幕”分别象征什么?
“恨入西楼月敛眉”中“月”象征着什么?
诗人为什么不想再用桐叶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