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17
石上藤
作者:顾况 〔唐代〕
空山无鸟迹,何物如人意。
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
整首诗的意思是:空旷的山中没有鸟的踪迹,什么东西能像人心意愿那样?藤蔓在石头上纠结成绳状,草书的字迹散乱地飞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心意,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与人心的思考。
作者介绍:
顾况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较少文献记载,但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创作于顾况对自然的观察和思索之中,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讨,反映了唐代人文环境的影响。
《石上藤》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对空山环境的描绘,揭示了人心与自然的微妙关系。诗的开篇“空山无鸟迹”,不仅描绘了静谧的自然环境,亦暗示了人与自然的隔离和孤独感。接着“何物如人意”,则引发了对人心愿望的思考,仿佛在询问:在这空旷的山林中,除了自然的存在之外,还有什么能够理解和寄托人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藤蔓在石上生长的状态,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复杂。藤蔓的生长态势与草书的流畅写法形成鲜明的对比,似乎在表达一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虽然人心难以捉摸,但大自然却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这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折射出人心的复杂与无奈,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空山静谧的描绘和藤蔓的生长,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心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沉思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空山无鸟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然的美丽
B. 孤独与空虚
C. 人的喜悦
D. 动物的活跃
“何物如人意”中的“物”指代什么?
A. 自然
B. 人心的愿望
C. 动植物
D. 诗歌
诗中藤蔓的状态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简单
B. 生命的复杂与曲折
C. 自然的顺利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上述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顾况的《石上藤》,并欣赏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