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时间: 2025-05-04 02:13:24

诗句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

刹尘何地不光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3:24

原文展示: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三生三世的交汇中,潮水的声响如同乐曲,楼阁随着方圆而变化,仿佛化作了城池。
鸟鸣和树叶的声音皆在念念有词,云山的形态多变,让人忘却了情感的牵绊。
禅师自得其乐,远离了禅的纷扰,而世俗的客人却仍旧沾惹着名声的尘埃。
只要明了心源如秋月般清净,尘世的哪个地方不是光明的呢?

注释:

  • 三生:指生生世世,强调时间的悠久。
  • 潮音:形容潮水声如音乐,暗示自然的和谐美。
  • 随方涌化城:形容建筑随环境变化,仿佛变幻无常。
  • 念法:指对佛法的思考和念诵。
  • 禅翁:指禅宗的高僧,身心自在。
  • 俗客:指世俗中的人,常受到名利的困扰。
  • 心源:心灵的本源,指内心的清净。
  • 光明:象征智慧和真理。

典故解析:

  • 三生三世:源于佛教哲学,强调生命轮回和因果。
  • 秋月:传统文化中,秋天的月亮代表清净和圆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是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性、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浓厚的禅宗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弥逊在普光明堂的修行时期,表达了他对佛教理念的理解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反映出宋代对禅宗思想的推崇与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及内心世界的独到见解。诗中“潮音会”与“楼阁随方涌化城”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造环境间的和谐共生,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智慧的气息。接着,诗人引入鸟树和云山,强调万物皆在法中,暗示佛法无处不在,令人心生向往。接下来的句子,禅翁的自在与俗客的羁绊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世俗的束缚。最后,诗人通过心源的清净与光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智慧,启示人们应当追寻内在的宁静与明亮。整首诗在音韵和意境上都流畅自然,展现了李弥逊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生调御潮音会:描绘时间的轮回,潮水的声音如同乐曲,寓意自然的和谐。
  2. 楼阁随方涌化城: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象征变化的哲理。
  3. 鸟树有声皆念法:万物皆有其道,反映出自然中的佛法思想。
  4. 云山多态总忘情:云山的变化让人忘却世俗情感,强调超脱。
  5. 禅翁自得逃禅乐:禅师从世俗中得到解脱,享受内心的宁静。
  6. 俗客犹沾避俗名:世俗的人仍被名利所困,形成对比。
  7. 但了心源秋月净:内心的清净如秋月,无需外界的繁杂。
  8. 刹尘何地不光明:无论何处,心灵的光明皆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潮音会”比喻自然的和谐美。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物体以人性化的情感,增强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内心的光明与世俗的纷扰,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内心的清净才是真正的智慧和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潮音: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 鸟树: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变化。
  • 云山:代表着无常与变化,体现了佛教的教义。
  • 秋月:象征清净与圆满,是诗人理想境界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弥逊的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c) 对爱情的追求

  2. 在诗中,禅翁与俗客的关系如何? a) 禅翁追求名利,俗客追求内心的宁静
    b) 禅翁享受内心的宁静,俗客被名利所困
    c) 二者都沉浸在名利中

  3. “秋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内心的清净与智慧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2. b) 禅翁享受内心的宁静,俗客被名利所困
  3. b) 内心的清净与智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李弥逊更强调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而王维则更多呈现自然之景的静谧与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李弥逊研究》
  • 《禅宗与中国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八蛮朝凤阙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秋日寄方君璧女士燕京 水调歌头(快阁上绣使萧大著)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其四 和海盐尉范行之 水调歌头·马湛丈寄示戊戌中秋戏和东坡韵词,因念浦东村景,补成一阕 水调歌头 辛亥中秋夕游海上望月他岛山楼有吹笛者清光满秋哀音动空际愀然生故国之思后十日束装归国 水调歌头 匏老自洛阳见寄新词,率次奉酬。时予远客嫩江,视粟末更北矣 水调歌头 武昌南楼落成,次王漕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镂冰雕朽 割席断交 甘字旁的字 加数 铜打铁铸 斗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成贷 线团 鹿字旁的字 使心用腹 检遏 先字旁的字 包含忆的词语有哪些 冲斗 一衣带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